中新社北京一月十八日電 題:倪萍:我演農民因為我的氣質像農民
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
已經從電視主持舞臺上淡出的倪萍一出現在《泥鰍也是魚》的影片看片會現場還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也是她繼《美麗的大腳》榮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之后第二次出演農民角色。當被問及為什么接拍的都是農民戲時,倪萍爽朗地笑了:“大概是我的氣質、長相比較像農民吧。”
在《泥鰍也是魚》中,倪萍扮演的“女泥鰍”是一個剛剛離婚、帶著雙胞胎女兒到大城市尋找美好生活的女人。在漂泊的生活中,她不得不在金錢與尊嚴、愛與性中做出選擇。該片因為對農民工感情和生活細節處理的真實而打動了許多觀眾。而這倪萍也把它歸功于深入生活。“看一個工人一下子拿五個饅頭你會驚訝,當你真正累趴下的時候你看看你能不能拿得下五個饅頭。”
倪萍說,雖然她長得像農民,情感上和他們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如何從情感上拉近就成為她出演該片最大的問題。為此,她真正深入民工的工棚去體驗生活,看到民工床頭貼的美女照,看到礦泉水瓶子做的牙缸,看到他們一頓飯吃五個饅頭……這些都被搬入電影中,打動了觀眾。
而據另一主演倪大紅透露,善良的倪萍看到民工躺在被子里不枕枕頭,以為是窮得沒錢買枕頭,立刻掏出二百塊錢來給那個民工去買。然而,倪萍從中體會最深的卻是:任何人都是有尊嚴的,民工也是如此。“那個民工拿了我的錢之后,再也沒有抬起眼睛來。”她也從中找到了影片中“女泥鰍”那種自尊自強的動力在每個民工身上都有,“只要我站直了,誰也不能不把我不當人,這就是‘女泥鰍’。”
在戲中倪萍是本色出演,“因為沒有民工是化妝的,導演要求用最真實的狀態和心態出演這部電影。” “導演說吃就真吃,跑就盡全力跑,水里泥里也都無所謂了。有時候裝反而不大會。”
倪萍的吃苦精神在劇組有目共睹。她的劇服穿了五十多天不能換,指甲縫里塞滿了灰也不去管。在拍攝隧道的一場戲時,她的手泡在爛泥里三天,結果泥中的石灰將手燒爛了還是小事,硬是按導演的要求,在導電的水中重拍了兩遍。
“不能輕視民工”是倪萍反反復復強調的。她沒有講那些大道理,而是講自己走訪多個工棚的經歷,驚訝地發現民工床頭貼的全是港臺最流行的美女照片,“當然沒有一張我的照片。”倪萍開玩笑地說。繼而又正色道:“這說明他們的生活是跟時代同步的,他們知道這個時代流行什么。”因此對于聽說民工去酒吧、去歌廳也就不應當奇怪。
“現代城市越來越離不開民工,賣菜的、看大門的、看車的、送報的……這些人在你身邊越來越重要。如果你看不起他們,那么你錯了。”倪萍說演完這部戲,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對自己生活的反思,“每當生活不如意的時候就會想想他們,那么樂觀,那么勤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