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將至,活潑可人的小狗相信在狗年會更得寵。其實,它們憑著與生俱來善解人意的本性,一向都是人類的最佳寵物,更被譽為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而經過訓練后,甚至可以成為“心靈治療師”,在探訪醫院、老人院、學校、殘疾人中心及孤兒院等活動中,打開病者及有需要人士的心扉,幫助他們走出“黑暗”。去年,一批“狗醫生”更升格成為教授,協助小童學習英語,與人類的關系再拉近一步。
與只聽英語指令的狗相處
Dee Dee與Schneider在去年當上狗教授,乖巧的Dee Dee更榮獲杰出狗教授獎項。它們的主人Connie當然笑逐顏開。她表示,狗教授是利用動物治療,讓學生透過與只懂聽英語指令的狗只相處,讓學童放膽用英文提問,提高英語學習興趣與能力。“例如想問只狗幾歲,就要求小學生用英語問,狗是媒介,再由主人回答;又或用英語要求狗教授做反應,如坐下或伸手等。”
不忘舊業 做教授仍應診
5歲的唐狗Dee Dee及6歲的金毛Schneider,是Connie的良伴。它們即使當上教授,現時每星期及假日時仍會四出“應診”,Connie說:“它們做了狗醫生后,性格較前開朗,亦喜歡接觸人。每次帶上狗醫生頸巾,它們便知道自己要做服務,每次都會好乖。”
善解人意 考狗醫生資格
她透露,兩只狗都“好生性”,“Dee Dee由小到大都好易養,真的好乖,不用訓練,可能有Schneider做榜樣,甚么事都好快學識。我覺得Dee Dee可能始終被遺棄過,倚賴性較強,它又懂得討人歡喜,就像是人一樣,好善解人意,懂得聽你說話。”
正因為Dee Dee的乖,令一向很希望做義工的Connie,決定讓它考狗醫生,“之前在雜志看到有關狗醫生的資料,知道可以幫人,更加知道Dee Dee一定考到,而它亦沒有讓我失望,因它服從性很強。后來發覺Schneider更需要做狗醫生,雖然它性格比較急,但外表吸引,故又讓它參加。”
助人助己 領悟珍惜生命
她表示,狗醫生的工作其實很簡單,只是讓被探訪者摸摸、與他們傾談,借著狗讓被探訪者可以與他們打開話匣子。Connie坦言,養狗后令她整個人也開朗了,人生觀亦有所改變,“去做服務才看到人老后的病原來可以如此,更看到其它以前無機會見到的事。人開心了,想到要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義。”
(摘自香港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