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麗江二月三日電 題 :震后十年訪麗江
中新社記者 耿軍
今天是云南省麗江“二、三 ”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日。
十年前的一九九六年二月三日十九時十四分,云南省麗江地區發生七級地震,造成三百零九人喪生,三千九百余人重傷,三十五萬多間房屋倒塌,受災人口一百零七萬。主震之后又發生余震二千五百二十九次。當時,記者曾趕赴麗江災區,前后采訪三十余天。
麗江的納西族人素來講情講義。在“二、三 ”大地震十周年之際,麗江市與玉龍縣政府再次邀請記者故地重尋。
故地尋故人。十年前的今天,時任麗江縣公安局刑偵隊隊長的和貴華,在地震發生的危急時刻,舍身救出三位少年,自己卻被倒塌的房屋砸裂后腦而犧牲,留下才滿八個月的兒子和二十八歲的妻子。記者憑當年采寫通訊《搶救兒童獻出生命的警官和貴華》的記憶,再次來到玉龍縣的民治村,看望和貴華的父親和廷炯。老人告訴記者,兒子犧牲后,兒媳邱玉坤被接到省城昆明的云南交警總隊工作,小孫子也在昆明讀書。自己有退休金和一畝良田可供生活。
客廳的正面墻上掛著和貴華的黑白照片遺像。老人從桌上取過一塊鐫刻有警徽與長城的牌匾讓記者看,這個塊由公安部和民政部聯合頒發的牌匾上寫著:“公安英烈 共和國不會忘記”。
記者又回訪了當年在通訊《地震廢墟上的婚禮》中采寫過的古城區金山鄉的和文軍。當年,二十七歲的和文軍與二十二歲的木金仙預定二月四日舉行婚禮,但二月三日發生的地震將裝飾一新的新房和全部嫁妝砸毀。前來救災的武警官兵為這對納西族青年搭建了兩間木板房并進行了隆重的婚禮,前來助興的金盾軍樂團破例演奏了《婚禮進行曲》。
和文軍現在的家由兩棟典型的納西民居組成。他對當年的婚禮記憶猶新,“當時木板洞房的門口貼的對聯是‘廢墟交融魚水情,震棚喜結連理花’。”和文軍還告訴記者,為了紀念在麗江“二、三”大地震中幫助過他們的好心人及他們特殊的婚禮,他們把兩個兒子的名字取名叫“震三”、“震江”。
十年前的麗江百分之二十的房屋在地震中毀壞,十年后的麗江已同時擁有三頂“世界遺產”桂冠: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世界記憶遺產——東巴古籍。當年任麗江縣長、現任麗江市委書記的和自興與記者共同回憶當年接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考察組的情景。他說:“麗江變化了,發展了。海內外來麗江的游客十年前是每年五十萬人次,現在是四百萬人次;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從十年前的一億多元人民幣增長到今天的四億多元。”
記者來到當年災情最重的鄉村之一的黃山鎮開文村。十年前的今天,全鄉共有三十三人遇難。如今,這里引進澳大利亞的荷斯坦奶牛,辦起了生態牛奶公司;全鎮從事旅游業的出租車有三百多輛,有民俗歌舞表演隊十多個、共五百多人,二00五年全鎮接待了五十萬人次的中外游客。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開文村村民集會所在的大院入門處,矗立著一塊醒目的大石碑,上面刻著當年香港愛德基金會捐賑了三十萬五千九百片瓦、七十九卷油毛氈、七十九床棉被,解決了村民的燃眉之急。這樣的敬謝碑,在麗江各鄉村皆可看到。
“二、三 ”大地震十周年后重訪麗江,記者發現當地人談論最多的不是當年的災情,而是當年海內外友好人士對他們的援助和幫助。
三日傍晚,以“讓麗江充滿愛”為主題的大型實景晚會《麗江涅槃》在麗江古城木府舉辦。擔任晚會藝術總監的北京“八一電影制片廠”美術師、納西族畫家張春和告訴記者:“這臺五場劇情的實景晚會,是要用愛回報支持關心援助過麗江人民的社會各界人士,特別是香港同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