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日前大放厥詞,美化日本統治臺灣期間推行的殖民教育。那么我們就用事實駁斥麻生的謬論吧!
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打敗清朝,1895年強迫清廷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占了臺澎列島及琉球群島。日本到臺灣后即實行新聞管制,禁止華文報紙發行,強行推行日文教育。
1917年12月,臺灣殖民當局頒布第二號律令《臺灣新聞紙令》,規定辦報刊要繳交巨額的保證金,還要重新申請許可證,如不遵守,有關人等會被起訴受重罰。在這條嚴厲的法例下,華文報刊紛紛關閉,日文報刊相繼出現。日本統治者還引用在日本實行的《新聞紙條例》以及《讒謗律八條》,對媒體實行言論管制,規定對天皇、皇族、官吏有不敬、侮辱、損害名譽者,得處以罰金及判處徒刑。
1922年臺灣殖民當局實行“日臺共學制”,規定在公立學校的新生錄取率,日籍學生占61.9%,臺灣生只可以占18.7%。如1944臺灣最高學府“臺北帝國大學”有學生357人,臺灣生僅有58名,只占六分之一。
《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史》記載:“在人口比例上,在臺灣的日本人不及臺灣人的十分之一,但是,大中學校學生數量,臺灣生不及日本生的一半。日本人在臺灣享有種種特權,稅金多數由臺人負擔,但教育文化等設施,則大部分由日人享受,這是帝國主義榨取殖民地之典型。”
學校的主要職位,也都被日人占據。“帝國大學”當時有教職員工692人,其中,臺灣人只占142名,且大多數是低級職工,當教師的只有一人。
從小學到大學使用的教材大多是日文的,因此,現年60歲以上的臺灣人都可以講寫流利的日文。“臺獨教父”李登輝曾自認,他的日文比中文還要好。老一輩的臺灣人都是在日本的奴化教育下生長的,絕大多數改用過日本姓名。他們的思想意識行為基本上已日本化。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人,不論是從商、從政,大都與日本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所以,在臺舉辦抗日研討會或其他抗日活動,很難找到機構贊助。
日本統治臺灣半個世紀,費盡心機教出一批親日奴才“臺獨”賣國賊,好像李登輝之流!這就是殖民主義者推行奴化教育的“功績”! (來源:香港《東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