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發展的社會宣傳和輿論引導,鼓勵居民適時適度消費
現在關于房地產的各種議論,很多是憑自我感情和社會道德因素在發揮,隨意而不負責任,詆毀我國住房和土地制度改革成果,要求終結市場經濟的取向,追求一種幻想中的公平。
要將房地產市場引向健康,政府必須將房地產信息及時、準確、透明發布,讓事實和數據說話,讓經濟規律發揮作用。現在一句“鼓勵居民適時適度消費”,都被房地產行業看作是一種積極的信號。可見,房地產被一些人扭曲到什么程度了。
抓緊做好今明兩年普通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安排及其公布工作
現在一講房地產結構調整,就講要大力壓縮高檔商品住宅的土地供應和建設指標,要加大普通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建設規模。其實在我國經濟相對發達地區,高端商品住宅和經濟適用房在市場供應總量中都屬兩極的小頭,而大頭是中檔或普通商品房。
將經濟適用房的建設規模擴大到不恰當的比例,實行矯枉過正的舉措,只會造成新的城市房地產結構失調。嚴格地講,重大工程配套用房不能等同于經濟適用房,不能用重大工程配套用房的建設規模和分配規模來模糊經濟適用房的本身意義。上海市現在居住面積低同時收入又低的家庭,就其大部分而言,其所需要的改善房源可能根本就不在江橋、顧村、曹路、三林……。他們購房的成本是低了,但他們每天出行的成本則和他們的收入不相稱。或許各區縣采用在市場上收購分散的二手房同時實行合同租賃的辦法,是解決“雙低”家庭的居住問題的主渠道。
“進一步完善預(銷)售房屋的及時合同備案和實名制購房制度,強化預售款監管
這里釋放的一個積極的信號是至少在2006年時段范圍內,期房預售還不會取消。期房預售當中的弊端不是沒有辦法予以解決的,合同及時備案、實名制購房、強化預售款監管只是一部分辦法。購房合同細化開發商的責任,明確建筑質量標準和材料標準,按施工進度逐步付款,制定不按時交房的處罰細則,強化竣工驗收標準和制度……,是解決期房預售弊端的另外一些辦法。
期房預售不僅給開發商有經濟效益,對購房者個人也有經濟效益,對整個社會更有經濟效益。它能夠用少量的錢辦相對更大的事情,能夠將有限的資金資源實現更多次的滾動周轉,能夠更快地產生企業的利潤和政府的稅收,這對我們這個發展中國家來說是利大于弊。
要加大對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監管,嚴格控制不合理的房地產貸款需求;推進房地產金融制度創新,拓寬開發企業直接融資渠道,規范發展住房消費信貸
金融業貸款房地產生產和消費環節,與貸款其他行業一樣都有貸款風險,房地產金融警鐘長鳴并無不妥。
在現行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條件下,正是金融業首先變陣,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動向:2005年末個人住房貸款比年初增加2440億元,但同比少增1629億元;2005年末我國金融機構存差達到9.2萬億元,占存款余額的32%;銀行業說房地產個人消費貸款的壞賬率提高了50%;央行的報告宣布“隨著宏觀調控政策的貫徹實施,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進入穩步增長階段,全國房屋銷售價格漲幅趨于平緩。”;深圳發展銀行推出了“雙周還款”,農業銀行推出了“住房接力貸款”,上海公積金擴大了貸款總額和貸款種類,有的銀行推出了二手房貸款八成的措施;房地產基金和房地產證券化又有了實質性的推進……。上述情況表明,中國房地產業的發展應了那句老話,“成也金融,敗也金融”。中國金融業的積極變化預示著中國房地產業正處于大地微微暖風吹的新境遇。(來源:東方早報 作者:浦東房地產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李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