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信用卡已經與毒品、槍支并列為臺灣的三大害
彰化縣1名鋼琴老師,被家人發現上吊自殺身亡。
臺南縣27歲的林小姐,在度假農場的小木屋內燒炭自殺身亡。
一名男子將8大顆的海洛因球塞進肛門運毒回臺灣被抓。
一名男子為吸毒向銀行借款不果后持槍搶劫超市。
……
這并非一般的黑色社會新聞。在自殺的背后,當事人都欠下了從十幾萬到數百萬元(新臺幣,下同;4元新臺幣約合1元人民幣)不等的信用卡或現金卡債務,他們都是臺灣數十萬“卡奴”大軍中的一員。
卡奴逼近70萬
目前臺灣有900多萬人擁有至少一張信用卡或現金卡。信用卡是用來消費的,現金卡是用來提取現金的,但不管是信用卡還是現金卡,如果逾期不還錢,則將收取高額利息,且累計計算。在15%~18%的利滾利下,100萬的借款,只要三年半就變成200萬。
臺灣有些人一時還不起,就“拆東墻補西墻”,辦多張卡,用這張還那張。去年島內雙卡數量翻兩番,達到4555萬張。但這卻是一個更深的陷阱。如剛剛退伍的小輝,一個人辦了8張現金卡和5張信用卡,雖然月薪有4萬多元,但負債近80萬元,在債務中難以自拔,成了“卡奴”。
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截至去年8月底的數據顯示,全臺“卡奴”人數達40萬,平均欠款金額為60萬元。而半年后的今天,有臺灣銀行業者預估,這一數字已逼近70萬,平均欠債金額高達120萬元。
每月自殺40人
淪為卡奴,走上絕路,怪誰呢?島內一家媒體引用外商金融業者的話說:要最快做爛一個消費金融商品,就到臺灣市場推,因為這里有最不夠自律的消費者、最懂得牟利的金融業者和最粗糙的規章制度。
為了搶奪市場份額,島內銀行發放信用卡和現金卡的程序非常簡單,憑一張名片就可以發卡,甚至有銀行還主動送卡上門,然后再配合“借債是一種很高尚的行為”這類“深入人心”的廣告,消費者便很快“上鉤”了。調查顯示,“卡奴”中有大量最容易受蠱惑的青少年,其中半數青少年的卡債高達12萬~15萬元。
島內媒體諷刺道,大量“卡奴”倒催生了一個新的“工作機會”——討債公司,尤其是以暴力為后盾的討債公司。
還債無錢,被“討”無力,越來越多的“卡奴”走上絕路。“消費新聞”很快變成了“社會新聞”。根據臺灣警方統計,每個月至少有40個“卡奴”自殺。一位自殺“卡奴”的母親質問:“這些借錢的銀行究竟有沒有在審查?”
“卡奴”自殺,放貨的銀行自然也心疼。但它們關注的不是關天的人命,而是收不回來的錢。臺灣當局的統計甚至開始首次承認卡債沖擊經濟。今年2月底,臺灣“主計處”預估,卡債的沖擊將使島內2006年民間消費減少200億元。
臺當局袖手旁觀
目前,一個流行的說法是,信用卡已經與毒品、槍支并列為臺灣的三大害之一。人們擔心,這個社會問題不解決,還將變成一個政治問題。
普通的擔憂之下,臺灣各界開始紛紛呼吁當局及銀行業者,盡快“解放卡奴”。
2005年12月初,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提議,修訂相關銀行的利差條款,通過降低利率來“解放卡奴”,但法案遭到銀行業界的強烈反對。臺灣當局在權衡利弊之后,也宣布暫緩執行新法案。
盡管國民黨的“法案”沒有通過,但在“立法院”施壓下,島內銀行公會不得不提出一些解決方法,如提高最低應繳金額等等,但治標不治本。
與臺當局的袖手旁觀相比,一個“卡奴”自救組織不久前在臺北成立。自救會計劃組成義務律師團,協助“卡奴”跟銀行協商集體還款。
“哪天我丟了工作,說不定會從臺北101大樓跳下去。”一位總共負債360萬元、自身就在金融業工作的臺灣女“卡奴”告訴記者。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作者:曾繁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