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 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建設“新農村”肯定是當下中國最熱門的話題,只要從搜尋引擎一點,有關記錄達千萬個,這除了是因為今年兩會的重中之重,從某種角度上看,建設“新農村”己經有了點炒味,希望它不會是另一一哄而起的形象工程,也不是原有“三農”政策的另一爐灶。
依筆者看來,新農村的“新”應該是體現在農民的生活質量上,這也是中央多年來的“三農”政策宗旨。所以,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得到真正的實惠才是最終意義,而這根本是要拿出解決農業發展的長遠方針,引導薄弱的農業走向產業化,農民才能真正的脫貧,農村才能“新”起來。
有跡可尋,每當中央有新政策,各利益團體必會一哄而起,鉆政策的空子,找政策的好處,形象工程到處都是、利益歸邊。以史為鑒,中央及各級政府必須明確指出建設“新農村”不是“三農”政策的另一版本,是觀念的提升,是號召全國人民對三農問題,解決三農的弱、窮、苦的重新認識,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的遠大工程。
建設新農村最可怕的是大拆大建的形象工程,以此作為政績攀比的表現,和各級政府與企業舉債的借口。因為農民的耕地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所以,建設新農村,誰來買單,避免形象工程,亂占農民耕地成為關鍵所在。
建設新農村這張賬單由中央及各級政府來買應該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自建國以來,一直是以農業支持工業,改革開放以來,更是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如今工業己哺育起來,一部份人也已富起來,應該是以工業反哺農業的時侯,以城市支持農村的時侯。不過,有人會問如果由政府來買單,城市來支持,那農民可能會因為沒有金錢的參與而沒有積極性,這種擔心的確存在,但窮苦的農民有錢參與嗎?所以,政府在這方面的調配就顯得十分重要。而筆者認為引導農民參與農業發展,不但能激發農民的積極性,更是最終的發展方針,因為農業是農民之本,當根本問題得以解決,新農村自然應運而生。
農業既是內地最薄弱的基礎產業又是8億農民賴以生存的主要依靠,故農業的發展問題應該是今后的頭號經濟問題。農民收入問題實際上是一個發展的問題,它必須通過較長時期的發展過程,才能逐漸跟城里人縮少差距,而這種發展其實就是農業的發展。如何使農民的增收能夠持續,則必須從農業和農民本身找出解決方法,而農業的產業化、市場化發展應該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方向。
農業產業化是把不同環節的農業生產組成一條互相連接的生產鏈,把初級部門的種植工序和農產品的加工部門連在一起,組成上下游于一體的有規劃統耕、統產。加工部門有上游部門的規模化生產和原料直供,在加工工序增值上,自然更有空間、更有效益。這樣,務耕的農民不但能清晰地了解農產品市場的需求,同時又能做到農產品單位面積產量的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國內人口眾多,人均耕地又少,對農產品的需求將長期求大于供,據農業部的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分析顯示,2005年的農產品進口額占國內進口總額的4.3%,貿易逆差11.4億美元。在大需求下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產品加工的增值空間非常大,隨之而來的商機也非常多,農業產業化發展正合時宜,而且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都有相當的附加值和創值空間。
況且,在大量剩余勞動力的農村,農民的就業壓力很大,農業產業鏈中的各個工序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特別是加工部門,這正好能吸納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被吸納到加工部門,不但可以分享到加工部門所創造的附加值,在自身的認知和增值上也能更貼近市場。這對提高農民的整體文化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時又能提高農民的生產經營水平和收入,屆時,三農的整體水平得以提升,新農村也就展現在我們面前。(摘自香港亞洲時報在線中文版;作者:洪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