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2日電 《瞭望》周刊刊載文章稱,在中國的“兩會”之后,世界將再次聚焦北京,共同見證中俄“攜手共進”的又一重要時刻。中國和俄羅斯互相舉辦“國家年”活動,是中俄關系史上的一個創舉,將有助于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信任,進一步推動雙邊務實合作,深化戰略協作伙伴關系。
文章指出,中俄雙方高層領導已達成共識:“不管國際形勢如何變化,深化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都是兩國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今后,雙方將更加重視中俄之間的互信基礎建設問題。
首先要解決中俄政治關系的上熱下冷狀況。近年兩國上層交往頻繁,2005年一年內中俄兩國元首共舉行了4次會晤,高層領導間共識增多,互信加強,個人友誼也不斷加深。但在普通百姓間交往還不多,相互了解也不夠。特別是隨著中國近年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影響力不斷上升,相形之下俄國際地位呈弱化趨勢,加之西方的挑唆和媒體炒作,俄一部分人又開始擔心中國強大后會對俄構成戰略威脅,擔心中國“經濟擴張”、“人口擴張”,害怕中國未來會“奪回其它歷史上被迫失去的領土。”
文章說,為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兩國首腦確定今年為中國的“俄羅斯年”,2007年俄羅斯將舉辦“中國年”。普京在2006年新春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他希望“這一大規模活動有助于兩國關系的進一步深化”。這項活動是中俄兩國政府間迄今為止最大型的交流活動,目的是通過互辦“國家年”活動,為兩國政治、經貿、科技、人文等領域的合作增添新的活力。
其次是推動解決中俄經濟合作中的一些問題。與成熟、穩定的政治關系相比,中俄經貿合作水平與兩個大國的地位及經濟實力很不相稱,也不符合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發展的要求。雖然中俄雙邊貿易額已從90年代的兩位數躍升至今天的3位數,2005年中俄貿易額再創新高,達到29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但離實現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到2010年將雙邊貿易額提高到600億~800億美元的目標還有很大距離。
文章說,兩國政府及相關機構也在考慮解決雙邊關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一步推動落實兩國已達成的經濟合作項目。俄總理弗拉德科夫表示,俄方愿與中方共同努力,徹底解決現存的問題。普京此次訪問中國期間,雙方將舉行“中俄經濟工商界高峰論壇”,有望取得積極成果。目前,兩國有關部門正在制訂的2006年~2010年中期經貿合作綱要,將成為推動兩國經貿關系進一步發展的“路線圖”計劃。
第三,中俄現有油氣合作項目目前已進入關鍵時期,推動能源合作已成為雙方重大課題。2004年兩國總理定期會晤時雙方一致同意,愿繼續推動落實中俄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合作項目,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建設項目,以及在兩國境內共同開發油氣田。但一些大型合作項目落實困難。雖然中俄雙方一致同意增加陸路石油貿易,預計使俄通過鐵路向中國輸出石油的總量在2005年達到1000萬噸,并爭取在2006年達到1500萬噸。但據俄羅斯“后貝加爾-滿洲里”海關年初公布的消息,俄2005年遠未完成對中國原油出口的鐵路運輸計劃,原計劃的700萬噸原油,實際出口了518萬噸,大大低于中俄雙方商定的計劃。
在普京訪華前夕,俄第一副總理梅德韋杰夫在中國記者聯合采訪時表示,俄方將完善相關基礎設施以實現2006年對華石油出口1500萬噸年這一目標。他說,去年兩國有關公司簽署了關于建設遠東輸油管道通往中國支線(從斯科沃羅季諾至俄中邊境)問題的議定書。該議定書應該得到履行。
文章稱,與此同時,“泰納線”的論證工作受阻,原因是俄一些人士以管道將在某些地段從距離貝加爾湖只有800米的地方通過會破壞環境為由,反對這一方案。但普京總統堅決支持修建“泰納線”方案。今年1月6日,普京重申俄將在今夏開始“泰納線”一期工程建設,預計2008年完工。就在其訪華前夕,俄羅斯生態、技術和原子能監督局3月6日通過了對遠東輸油管道一期工程項目進行的國家生態鑒定。俄石油管道運輸公司副總裁格里戈里耶夫發表講話表示,遠東輸油管道通過國家生態鑒定是一個標志性的和期待已久的決定。他說,“決策已經定下,資源也已齊備,工程可以在近期開始施工”。
此外,在天然氣合作領域,梅德韋杰夫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正在研究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的具體方案。其中俄羅斯沿阿爾泰地區至中國新疆路線對華出口天然氣的方案值得認真考慮。由此看來,中俄能源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值得期待。(劉桂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