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俄羅斯總統普京21日率領800人組成的代表團前往中國訪問,陣容之龐大,在兩國關系史上可謂絕無僅有。雖然這與雙方在中國舉辦“俄羅斯年”有關,但同時也反映了另外一個事實,那就是兩國對雙邊關系的期待非常之高。
不論在國際層面,還是在雙邊層面,中俄雙方都有開展戰略合作的必要性,而且還有巨大的合作潛力。但是,雖然最近幾年來雙方在政治、軍事和經濟等領域的合作聲勢相當大,可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進度卻比較緩慢。
例如在貿易方面,雖然近幾年貿易額有所增長,但潛力遠遠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在這兩個龐大的鄰國之間,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種現狀是不協調的。雙方之間的戰略合作已經開展多年,但實質性內容顯然還比較單薄。
俄羅斯對中國的貿易有很多優勢,包括能源以及重型機械和原材料。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對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俄羅斯的決策和行動緩慢之極,大量時間和商機都在流失。
當然,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的石油在增加,但雙方之間迄今都沒有一條輸油管道,全部石油都必須依靠鐵道運輸,不僅成本高,而且也限制了能源合作的效率。
普京此次訪問北京的國際背景,使這次雙邊峰會更具全球戰略的意味。最近兩年來,美歐國家一直指責普京搞專制,壓制民主,鉗制言論自由,使之在西方世界的形象大不如前。
而在中國方面,美日等國近來再次加大鼓吹“中國軍事威脅論”的力度。而在胡錦濤即將訪美之前,華盛頓也趁機在貿易上增加對北京的壓力。在此情形下,中俄領導人走到一起,在客觀上會起到政治宣示的作用。
伊朗核爭執現在已進入關鍵時刻,安理會將著手進行討論。由于中俄兩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因此,美國要推行其制裁和孤立伊朗的計劃,就必須獲得中俄兩國的支持與合作。中俄兩國元首現在就此協調立場,至少會給美國增加一些壓力。
中俄之間的戰略合作過去多表現在國際事務中,雙邊合作的內容顯得比較空虛。更為嚴重的是,除了最高政治層面之外,雙方民間的彼此了解,還停留在前蘇聯時代彼此留下的印象。因此,中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框架,還需要不斷增加新內容。
來源:摘自新加坡《聯合早報》社論(內容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