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8日電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曾被寄予厚望的一系列新型房貸產品在推出市場后,面對的現實卻不圓滿。“雙周供”、固定利率房貸推出后斬獲甚少。27日,記者調查發現,深圳發展銀行推出近一個月的“雙周供”房貸產品,雖然問津者不少但在房貸最為活躍的上海市場,第一個“吃螃蟹者”尚未正式出現;另一個也曾引發市場關注的固定利率房貸產品,也正在遭遇同樣的尷尬境地。
“雷聲大雨點小”的市場
記者撥打深發展服務熱線,詢問“雙周供”產品的線路一直處于繁忙狀態。深發展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客戶咨詢的很多,而且有許多業務正在處理過程中。”但該負責人也同樣承認,在上海市場目前仍然沒有正式簽單的相關消息。
信義房產貸款部負責人表示,從表面上看,客戶貸款20年利息增加了不少,但相應的還款壓力同樣減小;而“雙周供”卻由于加快了還款頻率。“這對于貸款總金額小,還款年限少的客戶比較適合。”
新房貸產品仍有不足
業內人士指出,一些新的房貸產品引自國外市場,某些產品在國外已經發展成熟。如“雙周供”在國外市場的適應程度要更高一些,因為有周薪、半月薪這樣的薪金制度。但國內普遍實行的是月薪制,“雙周供”一年還款26期,相當于每年多還一個月的本息,特別是涉及到某一個月需要還款三次時,就會增加當月支出,相應的還本壓力就會增加。同時,記者從深發展服務熱線得知,“雙周供”目前并未設有還款緩沖期,一旦出現逾期未還情況,很容易對客戶的信用度產生影響,而且逾期還款還要計算復利。
而固定利率房貸產品,客戶也是有著自己的盤算。“有些客戶認為在利率趨勢不明確的情況下選擇固定利率房貸,有被套牢的感覺。況且現在銀行的基準利率為6.12%,在此基礎上可以下浮10%,達到5.508%。而針對第一套房的購買者,銀行通常會采用相應的優惠措施,這樣一對比,客戶就認為固定利率顯得較高了。”中原地產黃浦區副總監岳小龍表示。
金融創新需要相互契合
從央行上海總部數據顯示,2月份短期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繼續表現下跌,其中個人住房貸款減少了36億元。而目前商業銀行正在根據上級行下達的2006年信貸任務,適時調整信貸計劃和策略,以加大個人金融零售業務營銷力度。在這意義上而言,銀行對于房貸產品的推陳出新,意味著在金融創新方面已有所改觀,但值得一提的是,從市場反應來看,客戶在審慎了解自身情況之后并未對此“領情”。專家表示,在關注房貸客戶的真實需求方面,仍然需要更為人性化的產品設計以增加吸引力,特別是修改國外成熟的產品,以更適應中國國情。(唐文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