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最近又辭職了。這已經是他本科畢業一年半的時間里,第三次炒了老板的“魷魚”。每一次換工作的理由各有各的不同,但他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總是:這不是我想要的。
同樣,躁動在他的同齡人中蔓延著。那個看似無限廣闊的職業空間,卻讓身在職場的人們產生了集體性不滿。2006年1月1日~2月25日,由全球職業規劃師(GCDF)中國項目組發起,《職業》雜志、千龍網、中青在線等媒體參與的“職場人士調查報告”再次印證了這一點。在來自全國22個省、區、市的1488個有效樣本中,只有26.81%的人對自己的職業感到滿意,33%的人則明確表示了不滿意。
調查顯示,有41%的人認為自己的職業困惑是因為缺少發展空間,33%的人覺得原因在于收入太低;17%的人認為個人興趣與工作不符合,6%的人表示人際關系不樂觀。相比之下,自認為沒有職業困惑的職場人士僅有3%。
如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地習慣了職業的頻繁轉換。然而,這并沒有給他們帶來更高的職業滿意度,反而讓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職業困惑。可以說,職業困惑已經成為每個身在職場的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教師是個逼著你重復自己的職業
調查顯示,48.84%的人認為教師最缺乏發展空間
M今年30多歲,是一名中學教師,當著一個重點高中畢業班的班主任,同時還教了兩個班的語文課。按說這應該是個令人羨慕的工作:論地位,教書育人,是份體面穩定的工作;論收入,她每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應該算比較殷實了;論強度,每周14個課時,其他時間除了備課改作業之外,還有不少空閑時間能自由支配。此外,每年雷打不動的寒暑兩個大假,更不知讓多少人羨慕得眼睛發紅。
可她自己并不這么覺得!吧险n講的一些東西,尤其是閱讀理解,那些選項連我自己都覺得可笑,還必須得給學生們講,不然考試就丟分。”她苦笑著搖搖頭,“其實講了也用處不大!
文科生最講究的就是廣泛閱讀,一直以來,每隔一段時間,M就會給學生們列出個書單,上面都是她推薦給大家的好書。從接手這個班算起已經兩年半了,對班上的絕大多數學生來說,這幾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安荒芄炙麄,他們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對付考試了。學生會在我的課堂上做數學題!
至于她自己,M已經看到了一連串異常清晰的前人踩出的“腳印”:年輕教師、教學骨干、教研組長、年級主任、教務處主任……如果運氣足夠好的話,沒準兒還能當上校長。
“對我來說只有年頭是否熬到了,談不上什么發展空間!彼f,做老師是一個不斷往外“掏”的過程,可每次“掏”的都一樣,重復的次數多了,就會越來越“熟練”!斑@個職業不會逼著你想主動學什么新東西,就算是學了也沒什么太大用。高考在那兒壓著,哪個老師能搞‘自選動作’呀?總之,這是個重復自己的職業!
我滿意的是收入而不是工作
調查顯示,人們的收入越高,對工作感到很滿意的比例就越大,感到不滿的就越少
“你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嗎?”X一臉認真地問記者,“一群人被帶到一個屋子里,重復著一個工作——翻硬幣。正面、反面、正面、反面……這樣一直進行下去。然而不幸的是,回報給他們的只有微薄的薪水。于是這群人憤怒了,他們覺得翻硬幣是天底下最最無聊的事情。與此同時,另一群人也被帶去做著同樣的工作,不一樣的只有薪水——他們獲得了大筆的酬勞。于是他們由衷地發現,翻硬幣這樣一件簡單的工作,居然這么有意思!”
“錢這東西就是有這樣的力量,能讓人心甘情愿地覺得枯燥的勞動是樂趣無窮的。”他說。
X講這個故事是為了說他自己。最近,他剛剛完成了一次職場“三級跳”:一年前,他在某小型汽車公司做品牌形象推廣工作,幾個月后,跳槽去一家公司任公關助理,幾周前,他又轉投到一本汽車類專業雜志做編輯。
“其實工作內容都差不多,不一樣的就是薪水。”X告訴記者,這樣“折騰”一年下來,他的工資也完成了一個從2000元、4000元到6000元的“三級跳”。
對于現在的工作,X自己覺得十分滿意。他MSN的簽名檔上最新顯示的是這樣一行字:新工作,生活事業節節高。
從幾周前開始,X按照通訊錄,一一給朋友們打電話通報。
“‘樹挪死,人挪活’,既然工作內容本身都差不多,那我為什么不找一個收入更高的地方呢?收入越高,就意味著我的價值越被肯定,對吧?”他一個勁兒地追問我,好像在試圖證明些什么。
也有不這么想的。
“誰說收入高就一定滿意?”當記者把調查結果告訴L的時候,她睜大眼睛叫了出來,“我滿意的是收入,而不是工作!
L今年24歲,在一家大型外企工作,月收入達到1萬多元。要是趕上加班、出差,拿到的錢會更多!拔宜氵^一次,最多的一個月,我交的所得稅都夠給我爸發工資的了!
別人都說L捧了個金飯碗,可她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加班,夜里12點下班算是早的!泵看握f起這些,她都是一臉的無奈,“我都沒時間花錢!
去年冬天L在外出差,連續工作了40個小時之后,她徹底“崩潰”了。深夜里,她撥通了好朋友的電話,一邊嘩嘩地流著眼淚,一邊用一系列極放肆的詞高聲咒罵這“該死的工作”。“她們都特能理解我,我經常被工作弄得情緒不穩定!彼f自己就像火藥桶,朋友們都是救火隊員。
換工作說起來容易,可那就意味著同時放棄高薪!澳阏f值得嗎?”她反問,“其實我已經習慣了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不去再堅持什么夢想。
有工作經驗了該換個自己喜歡的工作了
調查顯示,超過3/4的人在工作后的3年內出現職業困惑
T兩年前畢業于某知名大學的中文系,一畢業就投身網絡大潮,成了一家網絡公司的小白領。他每天的工作內容是,搜集當天各個媒體刊發的新聞,編輯整理后掛在自己負責的頁面上。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他還會把一些熱點話題策劃、制作成專題。
T的年薪大約在七八萬元。在這個行業里,這并不算低?伤是常常羨慕那些比他掙得多的人,覺得自己的付出并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拔覀冞@行,如果你想工資翻倍,最好的方法就是跳槽。”
他的工作周而復始,上班打卡,早上9點是一定要沖到公司的,晚上幾點下班就說不好了。這讓“厭煩一切重復性的東西”的他感到了厭煩。
T說,做他們這行的人最容易得頸椎病,長時間一個姿勢坐著,誰的脖子都會受不了的。工作了兩年,他的體重漲了十幾斤,漲幅在同事中處于中游水平。
“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彼裨怪,“我本來以為當網絡編輯挺時尚的呢,可誰知道原來這樣,能自由發揮的空間太小了。我還年輕,要一輩子這樣下去,我就完了!盩告訴記者,大學畢業時,他在幾個offer當中一下子就選了這個,因為覺得這一行“夠時髦”,薪水也最高。能得到這樣一個工作,T的同學們也特別羨慕他。
“可我當時完全不知道網絡編輯是做什么的。以前看過一個電視劇,那個網編整天在家里上班,SOHO,平時的工作就是上上網什么的,看上去特別輕松!闭f到這兒他一下子笑了出來,“可怎么我上班的第一天,就被通知‘每天9點打卡,遲到罰款50元’呢?”
除了上班時間不自由之外,要想休假也是件挺困難的事!肮臼且粋蘿卜一個坑,你倒是休假了,可工作還是一點都沒少啊。同事們天天都忙得連軸轉了,怎么忍心把活兒扔給他們,自己去休假?況且老板也不會答應的呀!”自打工作以來,T就再沒出過遠門,這對他這樣的愛玩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好長一段時間,“太郁悶了”成了他的口頭禪。
“剛畢業的時候,能找個工作就不錯了,F在,我也有兩年的工作經驗了,該換個自己喜歡的工作了。不是說‘先就業后擇業’嗎?”
T告訴記者,今年“五一”之前,應該就能收到他的新消息了。
相關調查數據
不滿
你對職業狀況的滿意程度?超過三成不滿意,滿意者不足三成
很滿意:3%
比較滿意:14%
一般:40%
不滿意:26%
很不滿意:7%。
總體的滿意度僅為26.81%,不到三成。
工作經驗越多,滿意度越高。滿意度分別是:
一年以下:17.58%
2~3年:22.47%
4~7年:28.16%
8年以上:38.71%
經營管理者最滿意,財務人員最不滿
經營管理者的滿意度最高,超過一半,其次是教師,人力資源;最感到不滿的是財務人員,滿意度僅不到一成。
對自己職業的滿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序為:經營管理、教師、人力資源、客戶服務、行政、研究開發、項目管理、銷售、財務。
困惑
職場人為什么覺得困惑?四成源自缺少發展空間,僅3%的人覺得自己沒有職業困惑
調查顯示,職業困惑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發展空間,這部分人群占到41%;然后是收入太低,占33%。之后的依次是:個人興趣與工作不符合、人際關系不樂觀。而沒有職業困惑者,僅有3%。
工作經驗越多,人際關系的壓力越大
在工作4~7年時,職場人更加關注發展空間和職業興趣問題,但成為職場老人后,收入過低和人際關系不樂觀的比例加重,總和已經超過了對發展空間的關注。
私營企業職員最不滿收入,事業單位發展空間問題嚴重
對收入情況最不滿的是私營企業職員,因這個原因而不滿的比例占40.45%;而這種不滿在國有企業中只有30.17%。事業單位缺少發展空間的問題最為嚴重,有50.75%的人覺得缺少發展空間,超過一半,而這種不滿在國有企業占40.52%,外資企業占44.90%,私營企業占36.36%。
收入太低是研發人員最大不滿,教師最缺少發展空間
認為自己收入太低的首先是研發人員,占40.54%,然后依次是人力資源、項目管理、經營管理、銷售、客戶服務、教師、行政人員。財務人員中,收入問題的嚴重性最低,僅18.75%;
認為自己缺少發展空間的首先是教師,占48.84%,然后是行政、人力資源、財務、研究開發、銷售、客戶服務、項目管理、經營管理。
超過3/4的職場人在工作后的3年內出現職業困惑
工作多長時間后出現職業困惑?時間與人群分布的百分比分別為:
半年后:18%
半年~1年:25%;
1~3年:34%;
4~8年:14%
8年以上:6%;
沒有困惑:3%。
調整
職業問題的處理方法:調整心態占主流,朋友或家人建議為輔,尋找專業的職業規劃師不到5%
65%的人采用調整心態的方式,另有22%的人選擇請朋友或家人建議。而對于專家認為最有效的尋找上司支持和尋找專業的職業規劃師,選擇的人不足5%;
高學歷群體更傾向于選擇主動的處理方式
除博士或以上外,其他學歷的人群中,均有超過六成的人選擇調整心態的方式。博士選擇專業職業規劃師的比例遠遠超過其他群體,達33.33%。
處理方法的有效性:尋找職業規劃師最有效,調整心態效果一般
認為向職業規劃師求助有效的人超過八成,為最有效的處理方式;而作為使用最多的調整心態,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覺得有效或比較有效;感覺最無效的是不處理。
(據中國青年報;方奕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