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北京房價漲幅究竟是7.6%,還是14.8%?北京市統計局4月20日發布的統計數據和北京市建委不久前發布的統計數據竟“打起架”來。同為官方的兩個職能部門,為何卻有兩種不同的統計數字?北京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于秀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承認,現時政府部門在發布房價信息時確實比較混亂,原因是計算房價有多種方法。(中國新聞網4月20日)
根據有關官員介紹,之所以會出現統計數據“打架”的尷尬,原因在于雙方采用了不同的統計辦法。一種采取房屋均價的計算辦法,而另一種則采取國際上通用的抽樣測試辦法。辦法不同,自然數據不同。這道理誰都能理解,但問題是,持幣待購的老百姓該以誰的統計數據為依據?
當然,房價漲幅數據,對百姓購房的影響可謂不小。畢竟,無論是統計局的數字,還是建委的數字,都表明北京的房價的確在漲。但若透過此事看得更遠一些,我們還會發現在房市中存在著許多莫名其妙的數據“打架”。
事件一,房屋空置率究竟是多少?去年12月,眾多媒體報道,國家統計局公布到2005年10月底,全國商品房空置率已達到26%。對此,北師大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于3月14日發表了一篇言辭激烈的文章,計算得出空置率實際不到1%。事件二,日前,在天津召開的“河西商務節城市休閑經濟論壇”上,有關專家表示,我國內地人均住宅面積水平較高,已經超過了香港及日本,引來議論無數。
有關空置率究竟是多少的爭論,現在看來似已無太大的必要,因為空置率的高低,并沒有真正揭示出時下房市出現的結構性矛盾,而結構性的問題,才是住房建設中必須直面的現實困境。至于人均住宅面積超過日本一說,隨即也被有識之士予以否認,因為日本住宅面積按使用面積計算,而我國則按建筑面積計算,且不說兩國人均住宅面積是否準確。僅此一點,便足以令人看出關公戰秦瓊的意味。
將幾則有關房市統計數據“打架”的事件放在一起看,就會感覺到,這其中固然有計算方法不同的問題,但更多的卻來自房市從業者們的故意混淆視聽。房市信息的混亂,有技術原因,更有人為因素。由于在房市博弈中掌握著更多的信息,處于強勢地位,房地產商們與相關的管理者,便可以隨意采取雙重標準,創造有利于自己的聲勢。
真正的問題就在這里。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