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8日電 4月26日出版的香港《信報》發表題為“中國包機從所羅門撤僑的啟示”的評論文章說,中國政府的護僑撤僑行動干得相當漂亮,反映了在處理國際關系和華僑華人問題中日趨成熟的外交和僑務理念。
四月十八日,西南太平洋所羅門群島發生騷亂,殃及華僑華人,首都霍尼亞拉唐人街的華僑華人商店和住宅被毀,財產被劫掠,華僑華人多年辛苦積累的財富毀于一旦。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通過發言人呼吁盡快以和平手段平息騷亂,足見事態嚴重。
文章認為,中國政府及時并積極采取了護僑和撤僑行動,有幾個特點值得關注:
一、高層領導極為重視。正在外國訪問的胡錦濤主席立即指示有關部門要采取措施切實保護僑民安全,并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溫家寶總理也向華僑華人表示親切慰問;外交部和廣東省僑務辦公室迅速啟動應急機制,成立相關機構并及時派人到有關國家處理事件;廣東省副省長親自到機場迎接受難僑胞。這些行動是中國“以人為本”政策在護僑方面的具體體現。
二、中國與所羅門沒有外交關系,但護僑撤僑行動果斷利索。撤回的僑民不僅有中國僑民,還有持所羅門護照的華人,這種做法在國際上是十分罕見的。
三、中國政府的撤僑行動效率相當高,幾天內即將數百名僑民接回祖國,澳洲一位領事官員說:澳洲處理類似問題至少需要一周時間,而中國官員在幾天內即安排落難同胞回國,令人贊嘆:中方還通過各種途徑,向所羅門派出兩名領事處理事件,并要求所羅門警方、紅十字會以及維和部隊注意維護華僑華人的安全,使留守在當地的僑民得到妥善安置。
文章說,中國政府的護僑撤僑行動干得相當漂亮,反映了在處理國際關系和華僑華人問題中日趨成熟的外交和僑務理念,受到全球華僑華人的高度贊揚。所羅門華僑華人也表示非常感激。
臺當局“賄選外交”殃及池魚
中國人直到二十世紀初才開始移居所羅門群島。當時只有數十人,現今才一千人左右,而且以八十年代后的家庭團聚新移民居多。他們大部分從事餐館、旅店、百貨、養殖和伐木等中小企業,經濟實力不強。但有些人生活較富裕,因而容易引起當地人的嫉恨,一旦有人煽動,在種族騷亂中常不可避免地成為被襲擊的主要目標。
報載,此次事件與同所羅門有“外交關系”的臺灣當局指使持臺灣當局“護照”的臺僑施展“賄選外交”、介入當地大選有關,結果使其他華僑華人不幸成為替罪羊。而臺灣當局卻以多數華僑華人來自大陸為借口而拒絕伸出援手,實為世人所不齒。
中國國力增長的展現
文章認為,一個國家是否敢于在僑民處于危難時刻及時挺身而出予以救助和保護,與她的經濟實力和國力強弱有關。在此次處理所羅門華僑華人事件中,中國政府正日益展現自己的成熟的外交與僑務政策,也是中國綜合國力增長的反映?梢灶A期,中國今后將在華僑華人中日益增強她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