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3日電 國務院調控房地產業的六條措施出臺后,連日來一直處于房地產爭論風口浪尖的經濟學者王小廣對《瞭望》周刊坦言,“他的壓力小多了”。此前,王小廣針對房地產業進行的“存在暴利、開發商操縱市場”等批判,引起了地產商們的激烈反應。他建議,用稅收調節房地產市場應是下一步最重要的手段。
王小廣認為,去年的宏觀調控政策應該算是很嚴厲的,但實際上真正起到作用的僅是信貸調節手段。而這并非解決房地產問題的關鍵。也因此,對當前一些學者提出的加息、提高按揭成數、緊縮貸款等的建議舉措,王小廣并不認同。他認為,這些是去年降熱時該做的事情,如今房地產投資已經降下來了,而且4月末央行升息并非主要針對房地產行業,而是針對整個國內經濟;另一方面,應該認識到抑制房地產投資對中國經濟來說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所以,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的建立和制度建設的完善才是關鍵。
在他看來,用稅收調節房地產市場應是下一步最重要的手段,尤其是對抑制過度投機而言。首先應調整以前為有效啟動房地產市場,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時對房地產行業有所傾斜的稅收政策;其次,除了對流轉環節征收增值稅、對消費環節征收消費稅外,王小廣呼吁,像征收石油特別收益稅一樣,對房地產業征收特別收益稅。
此外,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包宗華也建議有區別地運用稅費的調節作用。他認為,新加坡的做法值得借鑒。新加坡對富人住宅收“三高”,即高土地出讓金、高房價、高物業(財產)稅。韓國運用稅費的調節作用來抑制投機也非常成功。對無房者買第一套房實行稅費和貸款利息優惠,對買第二套房的就提高稅費和貸款利息,對轉賣第二套住房的收30%的高稅。包宗華建議,中國逐步推行有區別的稅費政策,使之充分產生鼓勵小戶型、低造價住宅,抑制大戶型、高造價住宅和投機的作用。(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