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20分的劣勢追平——馬刺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衛冕冠軍的實力,但遺憾的是,馬刺最終未能成為NBA歷史上第9支在1比3落后情況下翻盤的球隊。
反過來說,小牛在半決賽中浪費了很多機會。先是在總比分3比1領先的情況下被馬刺追平,第7場比賽又一度浪費了多達20分的領先優勢——但無論如何,小牛總算涉險過關。這是小牛最近4年中第二次打入西部決賽,上一次是2003年,而那一年將他們淘汰出局的正是馬刺。與那時相比,小牛已有相當大的不同,不僅僅因為諾維茨基是當年留下來的惟一先發,還因為如今的小牛不但會攻而且學會了防守,本賽季他們平均每場得99.3分,排全聯盟第9位,防守方面他們將對手得分限制為93.1分,攻守漸趨平衡的小牛才真正具備了那股子沖勁。
“德國戰車”諾維茨基爆發出了他的最大能量,本賽季他的得分、籃板、罰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都達到了個人職業生涯新高。而哈里斯在半決賽中的“奇兵”作用也是小牛獲勝的關鍵,在小牛連勝三場的比賽里,哈里斯分別貢獻20分、24分和18分,平均每場20.7分遠遠高過他在常規賽9.9分的成績。哈里斯的“奇兵”作用歸根結底應該是埃弗里·約翰遜的用兵之道,他能夠將常規賽僅以先發出場4次的哈里斯放入先發名單,的確需要一定的謀略和膽識。
哈里斯進入先發陣容后,小牛的后場再次提速。給馬刺造成傷害的不只是哈里斯的得分,更是他的速度。他用速度和靈活的步伐屢屢沖擊馬刺籃下——約翰遜就是用這一步棋幾乎將波波維奇的攻防體系摧毀。
在常規賽西部頭名之爭中敗下陣來的小牛,在半決賽進行了有力的一擊。小牛還用行動告訴我們:堅持就是勝利。小牛與馬刺這一系列賽意義還不止于此,小牛的勝利預示著西部格局的一次裂變:自1999年以來馬刺、湖人西部冠軍輪流坐莊的歷史結束了。而且小牛的勝利也讓我們無法忽視NBA的一個新的“增長點”,那就是速度。(杜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