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9日電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報道說,根據中央部署,從今年4月到明年1月,全國5300多名縣(市、區、旗)委書記、縣(市、區、旗)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團(場)政委、團(場)長,將分批走進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中國延安干部學院五大干部學院,參加為期7天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培訓。
浦東干部學院,五省學員交流——“盡力而為,也當量力而行”
5月24日下午是專題討論時間,93名學員分成10個小組,圍繞“結合縣域經濟發展實際,開拓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思路”各抒己見。有的說要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途徑,有的提出從本地資源優勢和比較優勢出發,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安徽無為縣縣長袁云應說:“幾天學習,加深了一個認識:新農村建設,既要盡力而為,也當量力而行,只有求真,才得實效。”
據悉,根據中組部的安排,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將從今年5月至明年1月舉辦11期全國縣委書記、縣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培訓班,培訓總人數達1100多人。
延安干部學院,99位縣長熱議——“新農村建設,不是新村建設”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正在舉辦的縣委書記、縣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培訓班,雖然已經是本校第二期,但對于來自遼寧、安徽、江西、河南、湖南五省的99位縣長而言,仍是第一次。
從井岡山到延安,從一個革命圣地到另一個革命圣地,江西吉安市永新縣縣長梅黎明感慨頗多:“延安是革命圣地,來這里學習,身臨其境,細心體味,感受良多。”
“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明確了工作方向,收獲特別大!”河南許昌市襄城縣縣長蔡全法說,這也是培訓班學員共同的感受。
7天的培訓中,有視頻教學、專家學者專題講座,也有從縣市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典型案例評析,還安排了研討交流、現場觀摩,認識在這里統一,困惑在這里解扣。
新農村不能“等靠要”
為發展蠶桑業,某縣政府讓一家蠶桑公司發給農民桑苗,并簽合同收購蠶繭,桑苗款在蠶繭收購時扣回。結果,當年市場價格大幅上揚,農民不按合同把蠶繭交給該公司,桑苗款沒法收回。湖南株洲市株洲縣縣長張漢華在培訓班上講了這個故事,引出自己的思考:“建設新農村,不能‘等靠要’,必須發揮農民自身優勢、調動社會資源。要吸引社會投入,就要改善農村信用環境,重樹社會信用。要對農民、農企進行信用等級評價,實行信用聯保。”
“農民的觀念也還要更新。”這位縣長說。“在政府‘以獎代補’政策引導下,讓‘三老’(即在外創業的老鄉、有實力的本地老板、當地老百姓)發揮主體作用,資金投入問題才能解決。”
新農村不搞“樣板間”
在討論中,遼寧沈陽市新民市市長閆石說:“‘二十字要求’,最好做到的是‘村容整潔’,最難做到的也是‘村容整潔’。”一句話,引起其他學員的興趣。
閆石接著舉例說,有些地方把新農村建設簡單定義為“建新房、刷大墻、大掃除”,這就是片面追求“村容整潔”。實際上,新農村不是“新村”,不是搞“樣板間”。“村容整潔”統一在“二十字要求”中,絕不是“修新房、建新村”,更不是“舉債搞建設,增加農民負擔。”
話一說完,在座的其他縣長們紛紛表示贊同。
新農村不是“千村一面”
培訓班學員來自5個不同省份,各地的情況差別較大。培訓之余,縣長們湊在一起,交流各自的工作經驗;經驗的交流,又促進了培訓課堂上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因地制宜,不能千村一面”,成為縣長們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上的共識。
安徽黃山市休寧縣,地處皖、浙、贛交界處,縣長范清泰勾畫新農村圖景是:“公路、河流、橋梁、沙灘、草坪、樹林、村莊。”為什么?他說:“休寧,休息寧靜之地,典型的皖南山區農業縣。但休寧有特色:徽州文化、生態完整。休寧就該依托這些資源,以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為切入點,建設新農村。”(屠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