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班上有的小朋友有小雞雞,而我沒有?他們都站著尿尿,我為什么要蹲著?”一個上幼兒園的小女孩很認真地問她的媽媽,媽媽不知該如何回答。
有一位年輕媽媽告訴筆者,她女兒去幼兒園后不久,有一段時間回來時總是吵著要站著尿尿,有好幾次,由于站著尿尿,結果把褲子尿濕了一大片。
類似的尷尬事件還有很多,到底是不是幼兒園里“男女同廁”惹的禍呢?
大部分幼兒園實行“男女同廁”
筆者從北京市教委學前教育處了解到,北京大部分幼兒園都是實行“男女同廁”。一位工作人員稱,教育部門頒布的《幼兒教育綱要》,《幼兒園管理條例》等文件中,均沒有對男女分廁問題做出明確要求,《幼兒園建設標準》也只是要求每個班具備盥洗室,而沒有說一定要分開男女。她表示,目前幼兒園“男女分廁”問題還沒有在他們日常工作考慮之列。
還有的幼兒園是根據孩子大小確定是否分廁。北京市東四五條幼兒園的老師稱,她們對中班和大班的小朋友上廁所實行完全分開,由于小班的孩子還太小,上廁所是分區域的。
北京市21世紀實驗幼兒園是北京市較早實行“男女分廁”的幼兒園之一,他們主要采取在廁所里放隔板,安裝男孩使用的小便器,由老師引導小朋友分撥上廁所等措施進行“男女分廁”。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幼兒的早期性教育問題,對于幼兒園要不要實行男女分廁的問題,也存在著很大的爭議。
正方:“男女分廁”是早期性教育的第一步
“我才不愿意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上廁所呢,好難為情的,要不等他們出來了我再進去上,要不我就回家去上。”在朝陽區一所幼兒園上大班的小影噘著嘴對筆者說。當筆者詢問難為情的原因時,她只是咯咯地笑,并不回答,好像很害羞似的轉身就跑了。
北京陽光兒童早期教育試驗中心院長萬選蓉告訴筆者,現在的孩子們對性別問題很敏感,在幼兒園實行男女分廁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國在幼兒性教育方面做得很不夠。”她介紹說,有許多國家在幼兒性教育方面起步較早,如英國政府讓5歲的小學生開始接受正規的性教育課程,鼓勵他們討論性知識;瑞典從幼兒園開始到高中有一套系統完整的性教育內容和體系;日本在小學二三年級就開始進行性教育。
萬選蓉說,由于受社會環境和事物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兒童性成熟的年齡已不好控制,性早熟已不再僅僅是生理上的問題,它已經上升為一種社會問題。她認為,應該讓孩子從小就明白什么是性,使性不再神秘,對于減少因好奇而發生的性犯罪或因無知而帶來的身心傷害,都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
在采訪中,許多家長非常堅決地表示,幼兒園應該實行分廁。他們認為,這樣有助于讓小朋友從小知道男女有別,知道男孩和女孩身體是不一樣的,使得他們對于異性的身體,有一個逐漸了解的過程,這對于他們以后會有幫助。王女士的孫女目前正在上小班,她認為,現在孩子智力發育都比較早,幼兒園應該實行“男女分廁”,這可以讓孩子們從小增強性別意識,避免上學以后走錯廁所。
北京市東四五條幼兒園教研中心的薛老師說,在實際教學中發現,3歲以前的小朋友對于上廁所是否男女分開沒有什么特別的反應,但是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尤其是6歲左右的孩子已經開始具有性別意識,即使不把他們分開,孩子上廁所的時候也會自然地形成兩撥,如果有小女孩在廁所里,男孩子一般不會進去。
薛老師認為,現在的孩子性別意識相對超前,因此,男女分廁是對孩子進行早期性別教育的一部分。這樣做可以充分尊重和保護孩子的隱私,也是幼兒教育對孩子心靈上的呵護。
反方:刻意強調性別可能會適得其反
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室的李煒認為,幼兒園是否要實行男女分廁并不是很大的問題,前提要看是集體入廁還是單個入廁。他認為,對于兒童性別進行刻意的區分,反而容易導致孩子們對性更加敏感。“對于幼兒性教育的問題,了解比防范要更重要,要讓孩子明白男女有別,但并不一定就要放到課堂上去。”
筆者在采訪中發現,也有一些家長不贊成“男女分廁”。他們認為,孩子太小,心理都很單純,還沒有對性別問題進行深層次的考慮,沒有必要刻意實行分廁。“小孩子對性別差異有所意識,但是處于非常朦朧的狀態。如果人為地突然將廁所分開,反而會引發孩子們的好奇,甚至還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一位正在幼兒園外等著接孩子的張女士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孫穎、王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