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7日電 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在最新一期的《求是》雜志撰文,他指出,推進中國環保工作的歷史性轉變,必須擯棄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做法,堅持走以保護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的路子。
在今年4月召開的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溫家寶總理強調,做好新形勢下的環保工作,關鍵是要加快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并重,把加強環境保護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護環境中求發展。二是從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賬,多還舊賬,改變先污染后治理、邊治理邊破壞的狀況。三是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自覺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提高環境保護工作水平。
周生賢在文章中就此分析說,這三個轉變是方向性、戰略性、歷史性的轉變,是中國環境保護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三個轉變內涵豐富,寓意深刻。
第一個轉變強調,搞建設的指導思想要發生重大轉變,要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并重。這是溫家寶總理繼2002年第五次全國環保會議上提出要把環境保護工作擺到同發展生產力同等重要的位置之后,對環境保護重要地位的進一步闡述。實現“并重”的途徑,并不是把兩者割裂開來,而是要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加強環境保護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護環境中求發展。這正是以保護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的核心內容。
第二個轉變強調,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要同步。在第二次全國環保會議上,國家制定了經濟建設、城鄉建設、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的指導方針,對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避免環境質量急劇惡化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在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的思想影響下,在以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為主的時期,實現“同步”是難以做到的,必然出現“老賬未還、又欠新賬”的局面,難以從根本上擺脫“先污染后治理”的狀況。只有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以保護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的路子,“同步”這個美好的愿望才能轉化為現實,環保工作才能改變消極被動的事后補救狀況,形成積極主動的事前預防格局。
第三個轉變強調,運用綜合手段解決環境問題。由于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環保工作一直難以得到全社會的充分理解和廣泛支持,從客觀上也容易導致更多地采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只有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并重”,環境保護真正成為優化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環保工作才能得到各方面的積極呼應,才有條件更多地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同時,更要看到,第三個轉變對環保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那就是自覺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全面提高環境保護工作水平。
周生賢在文章中總結說,從三個轉變的關系來看,第一個轉變既是核心又是途徑,第二個轉變既是目標又是模式,第三個轉變既是手段又是基礎。三個轉變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