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9日電 今日出版的《香港商報》刊載中國社科院學者易憲容的文章指出,“國六條”細則剛開始實施,要馬上產生多大的影響是不可能的,“國六條”的效果還得進一步觀察。
有報道說,廣州一手樓價經過連續半年急升后,5月首次降了下來。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公布今年5月房地產銷售資料,全市一手樓價6097元/平方米,比4月降了156元/平方米。同時,報道指出,從6月1日起,深圳樓市進入“冷靜期”、北京期房住宅簽約套數銳減、上海的商品銷售下降。甚至有媒體說,6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政在新房市場的威力已經初見成效,內地房地產市場將出現拐點。
調整住房結構是中長期問題
文章指出,如果“國六條”細則真的立竿見影,那么一是說明它是十分嚴厲的房地產政策,政府希望該政策在短期內打壓房地產市場;二是內地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嚴重的危機,政府希望通過應急措施來應對危機;但實際上這兩點都是不成立的。
這次“國六條”的目的是調整住房結構,而結構問題是中長期的問題,即使“國六條”能夠完全落實,效果也只能在一二年后才能夠顯現出來。而且,盡管這次“國六條”后,房地產開發商沒有像以前那樣直接對之大發議論,但最近所謂全國房地產開發商巨頭密會、各省市開發商上書,還有所謂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情況匯報,以及政府各部門召開會議……種種跡象表明,房地產開發商及地方政府同樣在密謀突破“國六條”細則的限制,尋找對房地產開發商及地方政府有利的政策解釋。“國六條”細則的實施面臨著不少困難與問題,如果不能夠認真落實,房地產市場的結構調整恐怕難以達到目標。
交易懸殊只是短期行為
那么,目前內地房地產市場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異動?特別是不少地方的房地產市場價格為什么會下降?這其中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盡管“國六條”細則是一項十分溫和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特別是它所涉及的實質性宏觀政策工具不夠,但它又是一個強制性、完全量化了的細則。因此,這次“國六條”細則最為明確的信息就是中央政府對調整房地產市場既有決心,也有能力。既然如此,那么無論是地方政府、房地產開發商,還是住房消費者及投資者,都會靜下來觀察市場對政策的反應。如果整個市場都有這樣的一種預期,短期內房價下跌、銷售下降也就屬于正常了。
另外,“國六條”有監察部與國家統計局的參與,這種現象也說明政府看到房地產市場問題的嚴重性,希望用重拳來打擊種種違法亂紀現象。而且從最近發生的一些事件來看,這種重拳打擊已經出手。如果有人敢犯上作亂,必定咎由自取。可以說,如果政府真的能夠在這方面用一點力氣,房地產市場那種猖狂的氣焰一定會有所收斂,以致真的出現轉折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說,目前內地房地產市場出現的變化是由“國六條”細則所導致的,那么,6月1日前后出現的房地產市場銷售與交易冰火兩重天也屬于正常。因為,無論是稅收的差別,還是首期付款的不同,總是有利益的不同。在這種嚴格的時間界限下,沒有任何人愿意增加交易成本,多數人一定會趕在成本低的時候達成交易。如果以后的政策沒有變化,6月1日前后的交易懸殊只能是一種短期行為,一過了這個特殊時間,以目前“國六條”細則如此之小的變化,肯定對市場影響不會太大。
消費者主權意識開始形成
文章強調,當然,6月1日實施“國六條”細則后,可能影響最大的是買房子的消費者。受到新政的影響,中低檔位元的房源銷售情況下滑,市場的觀望氣氛更為濃厚,因購房者對后續政策的觀察與等待,自然會推遲他們進入市場的時間。而且這種觀望會持續一段時間,尤其是后續的地方細分政策出臺前,新房市場的成交量將繼續走低。這就如我多次指出的那樣,廣大的住房消費者面對政策市的不確定,多會靜觀其變。而消費者的這種靜觀,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與作用絕不可小覷。它不僅是內地房地產市場消費者主權意識形成的開始,也會改變內地消費者的住房消費模式。
總之,“國六條”細則如果能夠真正落實,對內地房地產市場的影響肯定不小,但這一點還是不確定的。“國六條”細則是一個十分溫和的中長期政策,內地房地產市場能否出現根本性的逆轉,還得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