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九月二十日電(章瑩)重慶市氣象局氣候中心副主任程炳巖今天接受采訪時表示,三峽工程三期蓄水后,上抬的水位線將略微影響周邊的“風云”變化,庫區及周邊局部地區氣候將更為宜人。
“三峽蓄水后,水庫的‘湖泊效應’可使周邊局部地區氣溫冬升夏降,降水亦略有增多。”程炳巖介紹說,三峽水庫蓄水后雖對周邊地區氣候有一定良性調節作用,但影響范圍不大。
中國科學院與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明:三峽水庫建庫后對庫區及鄰近區域溫度、濕度、風和霧的水平影響范圍一般不超過十公里,水庫附近表現最明顯。各氣候要素在建庫前后均有一定變化,但增減幅度不大。
研究數據顯示,三峽水庫對氣溫影響范圍很小,兩岸水平方向不超過兩公里,年平均氣溫增加幅度近零點二攝氏度,夏季月平均氣溫可降低零點九至一點二攝氏度,三峽水庫流域內的年均降水量約增加三毫米。
自二00三年六月三峽水庫蓄水以來,國內外學者采用不同方法對大壩建成后是否會對周邊地區氣候造成明顯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均表明,三峽水庫建設不會對周邊區域氣候帶來明顯負面影響。
今年五月以來,重慶大部分庫區區縣出現百年一遇特大高溫干旱天氣。面對此間傳出的“三峽水庫蓄水釀成大旱”之質疑,當地氣象部門駁斥稱,該市持續高溫干旱是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出現的一次極端氣候事件,持續副高系統影響是特大高溫干旱主要成因,與三峽工程無關。
程炳巖表示,氣象部門對三峽庫區氣候變化的觀察監測應立足于更長的時間段、更全面的技術監測和數據統計。成立于今年五月的重慶市氣候中心將會針對三峽蓄水對庫區天氣和氣候的影響作進一步技術監測和數據分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