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新民網報道,山西運城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日前透露,有意效仿孔子推出關帝標準像,目前已從明朝的關公像中選出比較有代表性的畫像,交由北京一家文化公司進行設計包裝,計劃將“準標準像”贈送文化界有關人士,如反應良好、得到普遍認可再向公眾推廣。
9月23日,在孔子誕辰2557年紀念日前夕,中國孔子基金會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向全球正式發布了孔子標準像定稿,引起社會上一片爭議。與“文圣”孔子在中國民俗文化中同占重要地位的“武圣”關帝關羽,時隔數日亦有大型紀念活動舉行:9月26日,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舉行了第十七屆關公文化節、“全球華人共祭關公 四海之內同譜春秋”祭祀活動。
“文圣”的標準像出來了,“武圣”也會效仿跟進嗎?解州關帝廟文物保管所所長衛龍表示有此意向,相關部門進行過相關研討和考慮,但實際操作上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制定關公標準像一定要做,但大概什么時候能推出不好說。”
衛龍介紹,與孔子這樣高居廟堂之上的、受歷朝統治者不斷美化、推崇的官方偶像不同,關帝的“武圣”地位更多的是植根于民間傳說、受萬民朝拜,是民間的神。信徒膜拜的動機不一,或求武、或求義、或求財,他們心中的關帝也化身戰圣、仁義之君、武圣、財神等各樣不同身份,傳世塑造的關羽形象也林林種種、難以統一。他舉例說,在傳統來說,關羽就擁有“武圣”、關夫子以及明代萬歷冊封的“協天大帝”、“伏魔大帝”三種身份,此外,在儒家,他被奉為圣人,在道家,他是天尊,而佛教里也尊他為護法神。這多重的身份面目,帶來制定關羽標準像面臨的最大問題:到底哪一個形象,才能將關羽的多面身份全部體現出來?
衛龍表示,孔子標準像的推出雖然引起很大爭議,但這對推廣孔子文化、尤其是向海外推廣有很大好處。制定一個關帝標準像,可以讓信徒請像時有一定標準可循、滿足不同的需要。目前他們正在嘗試,從明朝的關公像中選出比較有代表性的畫像,交由北京一家文化公司進行設計包裝,計劃將“準標準像”贈送文化界有關人士,如反應良好、得到普遍認可再向公眾推廣。(黃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