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6日電 臺灣問題專家王建民在香港經濟導報上撰文指出,民進黨將“罷免案”操作成“藍綠政爭”的“本土政權保衛戰”,在這種民粹策略下,臺灣社會藍綠對抗結構與社會基本矛盾并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藍綠對抗與分裂仍是臺灣社會的主要特征,也預示著臺灣社會藍綠對抗與政治斗爭將會長期持續下去。
文章說,島內連番爆出的弊案以及泛藍提出的“罷免”行動,使民進黨由開始的“與扁切割”演變為“保扁行動”,民進黨因此也失去了長期維持它成長發展的“清廉”與“民主”這兩個重要支柱。目前島內弊案風暴仍在持續發展, 泛藍陣營反貪行動進入“罷免”的法律程序階段,但島內時局也由此出現新的變化,“罷免”與“反罷免”成為政壇新的斗爭焦點。在激烈的政治斗爭面前,泛綠陣營又重新團結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淹沒了弊案本身及其對真相的追求。
觀察這次弊案風暴以及后續發展影響的一個重要角度是,這場弊案風暴是否會喚醒臺灣民眾的自覺意識,能否打破目前臺灣社會牢固的藍綠社會與政治結構?但從目前形勢觀察,弊案風暴雖然越刮越大,涉及面越來越廣,支持罷免陳水扁的民調持續走高,主流媒體對“第一家庭”弊案的批評持續升溫,但臺灣社會的主流民意似乎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弊案并沒有喚醒臺灣人民對臺灣民主的真正反省,中間選民并沒有站出來走到反對弊案的第一線。
文章指出,至今除了國親陣營組織的、有限的反貪污與要求罷免陳水扁的抗議活動外,整個社會顯得相當平靜,沒有大規模的、持續性的群眾游行抗議活動,更沒有代表時代潮流的青年學生的抗議聲音。正是缺乏這樣的壓力,缺乏中間力量與青年學生的抗議活動,才讓民進黨將罷免案定為“政治斗爭”,才讓陳水扁開始大肆反撲。從某種意義上講,臺灣民眾的過于冷靜與冷漠,是在縱容綠色腐敗政權。
文章進一步指出,目前還難以斷定臺灣社會的主流民意發生變化,但可以肯定地講,在民進黨民粹策略下,臺灣社會藍綠對抗結構與社會基本矛盾并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藍綠對抗與分裂仍是臺灣社會的主要特征,也預示著臺灣社會藍綠對抗與政治斗爭將會長期持續下去。
泛藍陣營不能只揭弊,一直停留在“破”的階段,還必須有“立”的準備,提出新的改革口號,在制度上提出一套新的改革設計與建議,否則很容易被民進黨污蔑為“政治斗爭”,很難再激起民眾的反腐熱情,也難以贏得廣大人民對泛藍陣營的社會期待,這場反腐斗爭就會難以取得預期的社會與政治效果。泛藍陣營在反腐行動中,需要新的思考與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