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3日電 臺灣靜宜大學的一批唐詩研究學者7月29日至8月2日對浙東“唐詩之路”進行了為期5天的專程考察,其間與大陸學者進行了學術交流,以探討海峽兩岸學人如何借“唐詩之路”這一人文地理優勢開展學術交流。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唐代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空前繁榮鼎盛的時期,而詩歌的創作和發展也達到了最高成就。千余年來,眾多文人墨客被浙東這條“唐詩之路”上千巖競秀、萬壑爭流、村野牧歌、清流舟筏的景色所陶醉,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世人便將其命名為“唐詩之路”。
由靜宜大學中文系朱國能教授率領的考察隊來訪的目的,是為了印證詩文中的唐詩之路,同時探討海峽兩岸學人如何借唐詩之路這一人文地理優勢開展學術交流。
島內學者們一行冒著酷暑,沿浙東唐詩之路所經之地杭州、紹興、嵊州、新昌、天臺、寧波等地考察,尤其是對新昌大佛寺、沃洲、水簾洞、天姥山、石粱、國清寺的考察甚為詳實。
考察期間,朱國能教授與“浙東唐詩之路”首創者、研究社社長竺岳兵達成了推動海峽兩岸學人開展唐詩之路學術交流、在新昌建設唐詩之路研究所、臺灣組建唐詩之路研究分會等的具體意見。
“唐詩之路”從古城紹興由鏡湖向南經曹娥江沿江而行,入浙江名溪剡溪,溯江而上,經新昌沃洲、天姥,最后至天臺山石梁飛瀑,全長約200多公里,所及面積達2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