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30歲以上的人,大多有點女排情結,在他們心目中,中國女排就像長城一樣,堅不可摧,屹立東方。
20年過后,我們的思維方式變了,時代的偶像換了,但女排情結卻依然強烈著。就像很多網友說的那樣,中國女排就是勝利的代名詞。
當一個特指的群體成為一種象征、一種精神的代名詞后,詮釋這個名詞的那些人必然將背負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壓力,也將承擔太多或許他們本不該承擔的責任。
勝利是應當,失利就是失常,在由這種頗為普及的思維方式所營造的氛圍里,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已經沒得選擇。更要命的是,她們的主帥陳忠和,儼然已經將自己放在了“居高難下”的位置上,他的笑臉只是招牌,嚴苛的執教方式,正在挑戰著女排姑娘的承受極限。
趙蕊蕊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玻璃人”,在世錦賽上沖殺的多位主力馮坤、周蘇紅、楊昊、張萍,全是帶傷上陣。當年的“三從一大”是打造出無敵之師的法寶,但凡事都有限度,都要以科學為前提,任何過度的開發、超負荷的運轉,再好的機器也難以承受,哪怕她們曾經無敵于天下。
中國女排艱難地拿下歐洲新貴阿塞拜疆,取得世錦賽的開門紅。盡管爭冠的道路充滿艱險,盡管隊伍的實力已打折扣,但不管是媒體輿論還是球迷心聲,中國女排似乎就該是天生的王者。此番近50位中國記者赴現場采訪,成為世錦賽最大報道團,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但有沒有女排情結是我們自己的事情,就像愿意守著過去顧影自憐的主兒,自怨自憐是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心結強加于別人身上,并因此成為別人沉重的包袱,終歸是不妥的。
就像希望看到自己的球隊連戰連捷,這很正常,但織成情結就不必了。更何況女排代表的是一種精神,而不是一系列的成績。
中國女排完全可以輸球,她們也著實輸過不少,中國女排也完全可以跌入低谷,因為她們是人,不是機器。
把情結解開,給自己松綁,也給女排松綁,更重要的,是要幫著陳忠和解開自己親手系下的心結。(曹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