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蔣勤勤懷孕逐漸淡出娛樂圈,這個重慶妹子在觀眾的視野里消失也有一段時間了。
近日記者走訪了她曾經生活過的沙鐵村、學習過的藝校和工作過一段短暫時間的京劇團,從眾人口中得知,真實生活里的蔣勤勤,是個懂事又不失倔強,還有點任性的女人。而她的老師和朋友也特別關心近期可能就要臨盆的蔣勤勤,紛紛為她獻上祝福,希望她的生活更加幸福。(由于被采訪者的要求,隱去部分姓名)
幼年時代 老鄰居:她嘴巴很甜很懂事
“勤勤是個很懂事的小孩,從小就有禮貌。”在沙坪壩沙鐵村的老房子附近,一個上了年紀的女性這樣說。
在沙鐵村,蔣勤勤的大部分童年時光在這里度過。這里的房子和沙坪壩的高樓比起來,已經顯得比較陳舊,據說好多房子都換了主人,蔣勤勤家也在幾年前搬走了。但這里并非蔣勤勤的出生地點,這個現在已經貴為明星的小女子,出生在南岸彈子石。
但因為近年來那里搞開發,她的家早已被那些逐漸生長起來的高樓所代替。
“你說蔣勤勤呀,就是那個演電視的女娃娃呀。”記者在沙鐵村的路邊向一個中年婦女打聽,她一聽說蔣勤勤的名字,臉上頓時放光。這位中年婦女對記者說:“就在這里住,演了不少電視劇的。”
附近的鄰居說,蔣勤勤嘴巴挺甜的,見到認識的人都要招呼叔叔阿姨。“和周圍的小孩子一起耍,捉迷藏,都很好,還挺合群的。”“她對父母也很有孝心的,很聽家長的話。我們也好像沒聽到她家長罵她。”在鄰居的口中,他們對這個鄰家女孩稱贊有加。不過說到如今蔣勤勤成為了大明星,這些樸實的鄰居說到這個事情的時候,臉上突然多了些吃驚的神色:“我們當時都沒想到呀。”
初中時期 藝校老師:她成績普通但很勤奮
和這些鄰居一樣,藝校的老師們對蔣勤勤的成名也有些出乎意料,但他們告訴記者,其實也在預料之中。
“單從外形條件上看,蔣勤勤的臉形就非常適合上鏡。
十歲的時候,蔣勤勤從小學考入了藝校學京劇,據藝校的辦公室楊主任回憶,當時藝校的學生都是在全市的小學里百里挑一出來的,選的學生都是特別有靈氣的類型。蔣勤勤的錄取證書還是藝校的某位老師親自送去的。在這些老師回憶中,時間過去了很多年,許多記憶都有些模糊了,但蔣勤勤給他們都留下了相同的第一印象:這個小女孩不是很特別,但特別文靜,是個本分乖巧的姑娘。
楊主任曾擔任蔣勤勤的英語老師,“當時他們這個班是和京劇團定向的,也就這么一屆。”楊主任告訴記者,藝校的課程設置都是半天專業課半天文化課,晚上還有專業課晚自習。“學生們的學習也是挺辛苦的,蔣勤勤是個好學生,她學習很努力。在很多人印象中,學藝術的孩子可能不太受重視,但蔣勤勤那個時候的確非常認真,同學之間互相較勁,學習氛圍很好。”
在楊主任談蔣勤勤的時候,她曾經的班主任徐老師也走了進來。兩位老師很客觀地分析:“在班上那么多同學當中,蔣勤勤成績并不算好,但是她很努力,感覺就是要和自己爭一爭。”徐老師還告訴記者,就在蔣勤勤讀到快初三的時候,她就悄悄向徐老師借高中的語文書了,“那個時候她就決定要考北影那樣的高等學府,別的學生還在玩,她就提前做準備了。所以無論是她后來如愿以償地考上了,或者是影視上取得這么大的成績,我們都覺得是很自然的事情。”
初次試鏡 京劇團老師:她嗓子不好唱不了青衣
老師們客觀地分析,在蔣勤勤學京劇的道路上,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她的嗓音條件。“京劇對唱腔的要求比較高,蔣勤勤的嗓音條件并不是十分出眾的,她原本學的是青衣,也正因為這個緣故后來改為刀馬旦。”如今,在蔣勤勤的簡歷上,都填著“刀馬旦”。
這時候,京劇團的某位老師給了蔣勤勤一次重新發現自己的機會。1989年,這位老師在藝校給學生們排京劇《武家坡》,十三歲左右的蔣勤勤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這個小孩子的身形很好,特別認真。”
1992年,這位老師手頭有一個單本電視劇《媚態觀音》。“當時這部劇我在負責,劇本中與觀音有關的人物是兩姐妹,姐姐后來成了觀音。我們四處尋找女演員,看了差不多50多號人,都沒發現合適的。”老師向記者回憶起當時蔣勤勤第一次“觸電”的經歷。
“我們京劇團因為經常和他們藝校這幫學京劇的孩子打交道,自然也有些了解。我那時候就想到了蔣勤勤,不過最初的打算是讓她演劇中的妹妹。”
這位老師向劇組推薦了她,“去的時候是中午,巧得很,全班同學都午休了,就蔣勤勤在值日打掃衛生。”老師于是就讓蔣勤勤站起來做了幾個簡單的動作,然后回答了幾個問題,“他們當場就拍板,就是她了。”
然而藝校對學生出去拍戲管理得還是比較嚴格,尤其是對像蔣勤勤這樣還沒到畢業時候的學生,限制更多。為了能讓蔣勤勤出演這個角色,這位老師親自跑到藝校給校長、教務主任和蔣勤勤的任課老師做工作,費了不少口舌才得到學校的同意。
蔣勤勤自己也沒想到,出演這部戲只不過是邁出幸運的第一步。在劇組里,由于老師的極力推薦和她自身的靈性,大家都非常喜歡她。“她是學京劇出身的,古裝扮相很漂亮,就有觀音的那種氣質,為此我們特地把劇本都做了修改,將觀音這個角色改成妹妹,讓蔣勤勤來演。”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