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
諾貝爾獎:誰得了不該得到的? 2000年10月23日 09:57
10月9日,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已經做出決定,把200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瑞典哥德堡大學77歲的阿維·卡爾森、美國洛克菲勒大學74歲的保羅·格林加德以及出生于奧地利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70歲的埃里克·坎德爾,以表彰他們發現了慢突觸傳遞這樣一種“神經細胞間的信號轉導形式”。隨后的兩天中,諾貝爾文學獎、和平獎得主也將陸續揭曉,屆時,百年諾貝爾獎將各得其主。 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本年度諾貝爾物理獎授予三位科學家:俄羅斯圣彼得堡物理技術學院的若爾斯·阿爾費羅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赫伯特·克勒默和德州儀器公司的杰克·基爾比,以表彰他們為現代信息技術所做出的基礎性貢獻,特別是他們發明的快速晶體管、激光二極管和集成電路(芯片)。他們三人將分享約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同時,瑞典皇家科學院也宣布,美國科學家艾倫·黑格、艾倫·馬克迪爾米德以及日本科學家白川英樹由于在導電聚合物領域的開創性貢獻,榮獲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詹姆斯·赫克曼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丹尼爾·麥克法登,以表彰他們在微觀計量經濟學領域所做出的貢獻。瑞典皇家科學院認為,在微觀經濟計量學領域,這兩位獲獎者都發展了在針對個人和家庭行為進行經驗性分析中廣泛應用的原理和方法,這些原理和方法既包括經濟學領域的也包括其他社會科學領域的
盡管在百年諾貝爾獎的歷史中,它的科學獎98%以上都是正確的,而且其主流是肯定和表彰促進人類和社會進步發展和保護人類生命的重大成果和貢獻,但是其中也游蕩著盛名之下名不副實甚至欺世盜名的陰影,同時也存在并不公正的種種遺憾,甚至欺騙和教訓。 不少科學家認為諾貝爾獎金只是授予那些收獲者,而不是那些播種者;只給予那些繼承者,而不是創始者。不少著名科學家和前諾貝爾獎得主還公開批評諾貝爾獎跟不上時代,指諾貝爾獎的科學獎項僅限于化學、醫學及物理學三個獎,未能真正反映當代尖端科學的趨勢。 諾貝爾化學、醫學及物理學獎近年受到愈來愈多來自學術界的批評,不少科學家和前得獎者均指得獎的研究項目并不能反映當代頂尖科學的最新趨勢,例如天文學及基因研究等近年急速發展的科學備受忽視。 批評者認為,每名獲獎者60萬英鎊的獎金根本不足以反映現代科學的價值,且諾貝爾獎所褒獎的經常是一些令人感到晦澀而又沒有太大實際意義的所謂“新發現”。 還有很多科學家對每項獎最多只能授予三個人感到遺憾,他們指出,事實上大多數科學的重大突破都是集體勞動的結晶,獲獎人數的限制使得很多應該得到褒獎的人被排除在外。 此外,一些批評家認為,科學的重大突破并不是頻繁發生的,因此,諾貝爾科學獎沒有每年評選一次的必要。 曾最先發表不少諾貝爾獎得獎論文的科學雜志《自然》的編輯麥杜斯爵士也說:“諾貝爾科學獎已追不上當代科學的發展,這正是問題所在。” 負責審核諾貝爾獎提名及決定得獎名單的瑞典皇家科學院也承認,有需要檢討評選準則,以免因曲高和寡而影響諾貝爾獎聲譽。 瑞典皇家科學院同時也承認,他們開始關注諾貝爾獎的聲譽。一名院士說:“我們單是解釋去年物理學獎是怎樣的,已令人煩惱。人們關注我們為什么頒授,標準是什么,所有這一切都正在討論。” 評審委員會正在檢討應否跟隨諾貝爾所規定的“在過去一年對人類做出最大貢獻”準則,以及考慮對科學重新劃分范疇。其實,諾貝爾基金委員會也曾在1969年增設經濟學獎。諾貝爾物理會秘書巴拉尼說,當時委員會曾宣布不會再設立任何獎項,“但這決定是當年的委員做出的,而委員也是在變。” 盡管存在著種種批評,但是所有人都承認,諾貝爾獎對推動人類和社會的發展,對保護人類的健康和生命做出了無可辯駁的巨大貢獻,它的頒獎絕大部分是實事求是和正確的。 近代以來,科學知識生產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這種變革不但使科學知識生產的效率空前提高,而且使科學知識生產專業化、職業化并進而體制化。科學研究的專業化、職業化和體制化,意味著科學開始成為一種特殊的社會勞動,科學家所從事的科學研究也不再單純為了興趣或智力上的滿足,而是被納入社會生產交換系統中的一種社會分工,是一部分社會成員的生存方式,是一種社會勞動形式。隨著科學作為特殊的社會勞動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為之提供相應的社會激勵機制便成為一個健全的社會的應有職責。因此,如何通過恰當的方式為科學研究提供必要的社會承認便成為人們不斷探索的重要問題。諾貝爾科學獎則是科學受到社會承認的一種特殊形式,獲獎者將成為科學界的超級精英。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盡管諾貝爾科學獎是最具典型性的科學獎勵,而且有重要的象征意義,但它只是科學社會承認的一種方式,是社會激勵系統的一個部分,雖然科學精英在科學的發展過程中具有突出的作用,但科學的事業是需要諸多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事業,不是少數科學精英能夠獨力承擔的。而且,科學精英的造就依賴于廣大的科學工作者的支撐,離開各個層次科學研究人員乃至技術服務人員的努力,沒有他們不同程度的貢獻所集成的知識與技術平臺,科學精英的杰出成就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生長出具有獲得諾貝爾科學獎水平的頂尖科學家也是不可能的。 身為諾貝爾獎得主的美國著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在一次記者采訪中就特別談到,得獎不是目的,做科學工作才是目的。他認為做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創新。他表示,他不贊成將進軍諾貝爾獎作為科學家奮斗的方向。 按說,諾貝爾獎應該頒給那些“為人類利益做出最大貢獻的人”。事實上,和平獎經常明顯地摻雜政治因素,提名和頒獎多有爭議。為人類做出過重大貢獻而諾貝爾獎榜上無名的名人不計其數。如弗洛伊德就沒得過它的醫學獎,契訶夫沒得過它的文學獎。愛因斯坦倒是得了物理學獎,但不是因為劃時代的相對論,而是因為他發現了意義小得多的光電效應。 另一些得主是否確有資格得獎都有疑問。1918年的化學獎頒給了弗里茨·哈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明了毒氣,戰爭中死于毒氣的人不計其數。哈伯自己在戰后都感到罪孽深重,以致于怕被人認出來而故意蓄起了胡子,并到外國去避了一段時間的風頭。1919年11月頒發諾貝爾獎時,幾名同時獲諾貝爾獎的法國人因不愿意與哈伯為伍而拒絕領獎。一名法國獲獎者批評說:“從道德上講,哈伯根本不配獲得諾貝爾獎的榮譽和獎金。” 192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挪威人克努特·漢姆森后來淪為勾結納粹的反動人物。他甚至墮落到把諾貝爾獎章也送給了希特勒第三帝國的戈培爾。 1938年文學獎得主,美國作家珀爾·巴克(賽珍珠)的口碑一直不佳。多年來,賽珍珠的獲獎一直被當作諾貝爾獎評委會判斷失誤的例子。 1949年醫學獎的共同獲獎人之一、葡萄牙人伊加斯·莫尼茲的貢獻是開創了腦葉切除手術。但行家認為,他在1936年出版的一本關于腦葉切除手術的小冊子對手術效果的介紹含有夸大不實之詞。他說手術不影響患者的智力和記憶,而事實上約有一半的患者術后有意識和行動上的障礙,如感情冷漠,行動遲緩,神經緊張,失去方向和時間感等。 自1901年開始頒授,今年剛巧是諾貝爾獎一百周年。所以今年的諾貝爾獎格外引人注意。諾貝爾獎一直以其真正的國際性和評選的嚴密性為世人矚目,自1901年以來,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除了兩次世界大戰和其他原因所致的間斷外,幾乎貫穿了整個20世紀。諾貝爾的生命仿佛也因諾貝爾獎的存在而延續至今。 今年6項諾貝爾獎金的金額均增加到900萬瑞典克朗(折合100萬美元),按瑞典幣值計算,各比1999年增加14%。 據統計,迄今為止,已有近30個國家的600多位科學家和名人墨客獲得了諾貝爾獎。自1957年以來,先后共有6位華裔科學家登上諾貝爾領獎臺———1957年,31歲的李政道和35歲的楊振寧同獲物理學獎;1976年,40歲的丁肇中獲物理學獎;1986年,50歲的李遠哲獲化學獎;1997年,49歲的朱棣文獲物理學獎;1998年,59歲的崔琦獲物理學獎。 在20世紀科學的發展中,諾貝爾獎有顯而易見的象征意義。1896年12月10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逝世,這位發明了炸藥、爆炸性硝酸甘油和無煙火藥但卻具有和平主義與理想主義情懷的天才發明家,在遺囑中決定以其遺產為基金,將每年的利息收入作為獎金授予在物理、化學和綜合的生理學或醫學方面的“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和授予“具有理想主義傾向的最杰出的文學作品”以及“為促進各國之間的友誼而進行的卓絕的工作”。1901年,諾貝爾科學獎和文學獎首次頒發,此后,諾貝爾科學獎成為科學家獲得杰出成就的最高象征。而且諾貝爾獎是眾多科學獎項中最為公眾所了解和認同的,以至于“應當被授予諾貝爾獎”成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評價某種極端的能力或品行的比喻語。 說諾貝爾獎具有突出的象征意義,不僅指它是獲獎人取得最高成就的標志,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對這種成就的社會承認,以及進而體現的對科學的社會承認。而這種社會承認是科學發展的重要條件。 應該說,近百年的諾貝爾獎對于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研究和高科技的發展有特殊的意義。科學如果說在19世紀還只是生活的附庸,那么在20世紀卻成了生活的第一推動力,諾貝爾獎正是這種變化的見證。說到底,對三個獎項的角逐和關注,本身就是科學精神的不朽歷程。 諾貝爾科學獎是科學社會承認的一種特殊形式。獲獎者不但將成為科學界的“超級精英”,而且會具有重要的社會影響力。在此,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幾乎從一開始,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數量就被作為衡量各國和各個機構科學水平和實力的一種尺度。科學中心從德國轉向美國,是以兩國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數目對比的變化為重要根據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德國科學家在諾貝爾科學獎的競爭中具有壓倒優勢,占全部獲獎人的1/4以上,而二戰以后,美國則獲得了絕對的領先地位。在80年代之后瑞士國際管理開發學院和世界經濟論壇所開發的不同國家國際科學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中,“獲諾貝爾獎的人數”(限于物理、化學、心理及醫學和經濟學,其中經濟學獎是1969年增設的)也被作為反映國家基礎科學研究狀況的四個指標的第一個指標。因此,造就具有獲得諾貝爾科學獎水平的頂尖科學家,其意義已經不單純是對科學家個人的褒獎,而且也關系到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科學自信心和凝聚力,關系到國家的科學競爭力。(轉自《新民周刊》) |
|||
| 新聞大觀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圖片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電訊 | 中新專著 | 中新英才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