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
江澤民倡言實干興邦 新世紀中國開局穩健 2000年11月27日 10:40 夏楠芳 根據海內外大多數學者的意見,2001年是新世紀的第一年。剛剛在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所指的“十五計劃”的開局之年亦正逢新世紀首年。依中國連續多年以百分之八的發展速度,接下來的又一個五年的速度及發展目標令世人關注是自然之事。雖然在中共全會建議的“十五計劃”草案還要等到明年三月召開的人大會議上批準,但草案中列舉的各項指標和數字已成為國際間的中國問題專家研究中國的最熱手的直接信息。 江澤民提出未來十年新思路 此間最為直觀也最為中國人習慣的目標是:在未來十年間,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要比二十世紀的最后十年再翻一番,這意味著2001年——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速度要達到百分之七點二以上;從另一個數字看,1999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一萬億美元,到2010年將達到二萬億美元以上。盡管這一數字距離“地球首富”美國還有相當距離,但畢竟差距在縮小。去年美國為九點三億美元,這里并非要同美國比,即使是差距,中國人也要知道同美國的差距有多少,而且這個差距的縮小是用二十年的改革開放換來的來之不易的成果。屈指算來,新中國建國五十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僅二十余年,其成就足以令世人嘆為觀止。 中國未來十年發展思路何在?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對今后中國發展方略提出新思路。實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推動兩個根本性轉變,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這就是新世紀之初中國經濟發展的大思路。今后五到十年是中國經濟調整的重要時期。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是經濟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產業結構不合理,地區發展不協調,城鎮化水平低,工農業生產技術水平落后,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還不高。江澤民在列舉這五處難題后著重指出,這些問題如不加緊解決,就難以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難以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后勁。 全會關注世界產業結構調整大勢 從國際形勢看,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都在加緊進行結構性調整。美國自八十年代以來進行的以信息化為重點的經濟結構調整,成為美國九十年代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原因。亞洲金融危機迫使有關國家對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克服經濟結構性缺陷,一些國家的結構調整已經取得進展。印度經過多年努力,航天、特別是軟件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必須果斷地進行結構調整,否則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就會處于劣勢。 江澤民指出,對經濟結構的問題,認識早、調整快,就主動;見事遲、調整慢,就被動。我們必須抓緊做好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快工業改組改造和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服務業,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地區協調發展等方面的工作。中共已要求全黨必須統一思想,下決心搞好結構調整,堅持在發展中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在經濟結構調整中保持快速發展,爭取在產業結構、布局結構、所有制結構等方面都取得明顯的進展。 “十五計劃”重在以科技為先導 此次“十五計劃”的制定,比以往歷次五年計劃的制定更特別著重科技進步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實現中國跨世紀發展的目標,必須大力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共產主義開山鼻祖馬克思曾經說過,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近一百年全世界所創造的生產力又比以往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世界生產力快速發展的一個根本原因,在于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 二十一世紀,世界科學技術和生產力將發生新的革命性突破。對此,江澤民要求全黨必須有充分的估計,必須抓住科技革命的機遇,大力推進中國的科技進步和創新,盡力縮小同發達國家在科技發展水平上的差距。這次全會提出加快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就是為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和實現工業化、現代化而采取的重大舉措。 科技創新問題,說到底還是人才的問題。發達國家正在全球范圍內爭奪人才。培養不好人才,使用不好人才,留不住人才,吸引不了人才,中國就很難向前發展。因此江澤民指出,一方面要進一步發展教育和提高教育質量,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兩種優勢的創新機制,形成一個拴心留人的環境,培育一個爭相創新的氛圍,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發揮才干。 江澤民倡言“實干興邦” 此次會議同以往不同的是,會后國家有關機構以公開的方式,向民間征集高見與妙計。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主任曾培炎、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盛華仁和國家統計局局長朱之鑫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還特別談到中國發展中的不利因素,包括就業問題,地區差別問題,環境問題等,有些還相當嚴重。 [全文2225字,傳媒索稿請同中新社專稿部聯系電話:68329955—3754或3745 傳真:68316637電子信箱:ZhuanGao@mail.chinanews.com.cn] |
|||
| 新聞大觀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圖片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電訊 | 中新專著 | 中新英才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