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圖片 | 中新財經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 | 中新電訊 | 中新專著 | 中新英才 | 華人世界 | 臺灣頻道 |
|
走近西藏:今日西藏人重來世更重現世 2001年5月23日 06:50 中新社拉薩五月二十二日電走近西藏:今日西藏人重來世更重現世 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今年四十七歲的藏族人扎西貢布原來住在西藏工布江達縣巴河鎮朗色村一處偏僻的鄉間,靠種地、挖蟲草、采松茸謀生。后來蟲草、松茸價格飚升,扎西積下了一些錢,在靠公路的鎮上蓋了一間小茶館,同時做一些蟲草、松茸的生意,一九九九年,政府鼓勵村民在鎮上建房,扎西就籌集了十幾萬元人民幣在巴河鎮三一八國道路旁建了一座藏式二層樓房,一樓開茶館、商鋪,每月能有五、六百元人民幣的收入。 扎西家里的宗教用品很簡單,只有十世班禪的相片和一盞酥油燈。扎西的妻子央金每天會花點時間念念經,但她在電視差轉臺工作的兒子和在茶館幫忙的女兒對拜佛誦經一點興趣都沒有,央金說,她信佛是希望有個好來世,但主要是個精神寄托,來世什么樣其實誰也不知道。 和扎西一家一樣,現在西藏很多家庭都供著佛像,也會花些錢朝佛、到寺廟布施、作法事,他們希望有一個好的來世,但更多的心思是花在改善生活,追求現世的幸福上。 信仰藏傳佛教的藏族人普遍相信人有前世、今世、后世,如同車輪滾動,永遠輪回。同時相信因果業報,即俗話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普通藏族百姓傳統上不重現世而重來世,認為今世是為來世做準備的,他們甘于忍受環境和生活的艱辛,一心希求來世的福報。 但是,如果認為藏族人有福不會享,放著好日子不過,心甘情愿過清苦生活,以苦為樂,那就大錯特錯了。 到江孜旅行的游客一般都會參觀帕拉莊園,這個建于一九三七年的莊園是西藏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貴族莊園。莊園主扎西旺久和他夫人住的宅院占地五千多平方米,共三層八十二間,保存至今的莊園主夫婦當年用過的大量罐頭、酒、化妝品、皮鞋、留聲機、香皂等都是從美國、英國、印度等地進口的,甚至醬油、醋、大米都是進口貨。扎西旺久也信奉藏傳佛教,但顯然,他是很注重現世享樂的。 在莊園主住宅的對面,是一個莊園農奴住的院落,這個一百五十平方米的院子住著十四戶六十多名農奴,最小的一間農奴住所只有四平方米,平均下來一個農奴的居住面積只有二點五平方米。這些農奴住的地方,門只有約一點五米高,彎腰進去,里面除了鋪在泥地上的鋪蓋、簡陋的灶具、勞動工具外幾乎一無所有,昏暗骯臟,與莊園主的宅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可以想見,在西藏一九五九年民主改革以前,特別是一九五一年和平解放以前,農奴沒有土地、牲畜和其他稱得上“財產”的東西,人身自由受到很大限制,又要上繳很重的稅負,觸犯了統治者制定的刑律,輕則鞭打,重則挖眼、割舌,他們只能用宗教來麻醉自己,把幸福寄托在虛無飄緲的“來世”上,以減輕“現世”生活的痛苦。政教合一的舊西藏地方政府也利用宗教的教義,讓農奴覺得自己受苦是前世不好,承受痛苦是應當的,因此近幾百年來雖然廣大農奴受到殘酷壓榨,但西藏沒有出現大的農奴暴動。 重來世不重現世的宗教觀使很多藏胞安于現狀,不思進取,這也是造成西藏長期落后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藏族是一個能歌善舞、懂得享受生活的民族,有句話說藏胞“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會吃飯就會喝酒”,西藏民主改革以后,藏胞開朗外向的天性不再受到壓抑,想唱就唱,想跳就跳,通過勞動改善生活的積極性也高了。在西藏廣袤的大地上驅車行走,時常可看到公路兩旁藏胞蓋新房的情景,有些家庭門口還停著汽車、拖拉機,藏胞的主食也早就不限于糌粑了。 近十幾年來,臺球、卡拉OK、電視、錄像、歌舞廳等新型娛樂形式引進西藏后,很受藏胞歡迎。如今在拉薩街頭的公園、綠地,常常見到逛“林卡”(公園)的藏胞,家人、好友聚坐在草地上喝茶、飲酒,其樂融融。 今天的西藏,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宗教氣氛越淡薄,越是年輕人,宗教意識越淡薄。人們對現世幸福生活的追求正在改變西藏社會的宗教意識,也使西藏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 (完) |
|||
|
主編信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