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
“入世縱橫談”:中藥業機遇與危機并存 2001年12月03日 17:09 中新網北京12月3日消息:從理論上講,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的傳統中醫藥發展應該是一個機遇。與百分之九十以上靠仿制國外配方生存的中國西藥企業相比,從知識產權的角度來看,中醫藥可謂是中國醫藥行業中唯一具有知識產權的行業.中醫藥企業在“入世”后的競爭中應具有優勢。 從國際中醫藥市場的現狀看。目前,國際上中草藥市場的年銷售額約三百億美元,并仍在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長。國際中草藥市場增速如此之快,一方面原因是,隨著中醫藥的對外傳播,世界對中醫藥的了解逐步加深,歐美國家對中醫、中藥的謹慎態度正在變得寬松,在中草藥產銷量最大的亞洲,中醫、中藥合法化的國家不斷增多。現在,除日本、韓國外,今年又有泰國加入到中醫、中藥合法化國家和地區的行列中?梢姡嗅t藥日漸得到更多的認同。 另一方面,由于可持續發展觀的深入人心,人們的環保意識和健康意識增強,綠色產品消費逐漸成為二十一世紀一大趨勢,作為天然藥物的中草藥自然得到人們的推崇。由此可見,中醫藥在世界范圍內的市場潛力巨大。目前,中國中藥出口已遍及全球一百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總額達六億多美元,并在不斷遞增。 從中藥開發方面來看,中國的中藥極其豐富,自古經方、驗方不計其數,當今國家級中藥保護品種就多達一千余種,這些都是中藥走向世界的巨大財富,“入世”對于提高中醫藥在國際上的影響,以及推動中醫藥的開發利用、擴大出口都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但需要指出的是,草藥并不是中國獨有,甚至“洋中藥”也大量存在并躋身中國市場,中國中藥業不僅要保住潛藏危機的國內市場,也需捍衛中國國粹在世界上的地位。中醫藥企業今后與國際企業的競爭仍不可小視。 其實目前中國中藥在國際市場上所占比例很小,在國際上三百億美元的市場份額中,中國只占百分之五,這令人尷尬的百分之五中有大約百分之七十還是中藥材,技術附加值高的中成藥出口更是微乎其微。 業內人士指出,就西藥而言,中國與發達國家的水平至少有五十年的差距。而即使是在中藥現代化方面,中國的差距也不小。近年來,西歐諸國普遍加強了植物藥、傳統藥特別是中醫、中藥的研究,其植物藥銷量已占全球最高份額。日本、韓國等亞洲發達國家也憑借科技和資金的優勢,積極開發中成藥,成為中國主要的競爭對手。 由于中藥特別是中成藥利潤很高,如一九九八年中國中成藥產值占國內中西藥總產值的百分之十九點八,但利潤卻占到了中西藥總利潤的百分之四十一,使得國際醫藥企業紛紛進軍中國中藥市場。“洋中藥”挾提取加工技術、包裝、營銷手段的優勢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的態勢已經出現,自一九九八年起,中國第一次出現中成藥進口量超過出口量的情況,去年中國“洋中藥”進口量已達到六億美元。 與國產中成藥相比,這些“洋中藥”生產工藝先進,質量標準規范程度高,外觀精美,而且定位簡單明確,服用劑量少,大多是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雖然這些“洋中藥”的價格大部分比較昂貴,目前在中國市場還難以構成對本地中藥的沖擊,但它的威脅是潛在的,并在國際市場上與國產中藥相比有較強的競爭力。 如何抗擊“洋中藥”的進攻,在“入世”以后,又如何提高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擴大國際市場份額,應是中國中藥界亟待解決的問題。業內人士指出,首先是要加強中醫藥的對外宣傳,擴大中藥在全球的應用范圍和影響。二是要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標準。這要求企業加大實現中藥材、中藥飲品質量控制的標準化、規范化的力度,增強生產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保護中藥知識產權,實現中藥生產的現代化。三是要主動適應市場,迎合世界潮流。突破丸、散、膏、丹、湯的傳統作法和觀念,在高效、快速、微量化、給藥便利、便于貯藏攜帶等方面下功夫,以排除中藥進入國際市場的障礙。(云淮)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