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
三大缺陷拖住后腿 中國速滑在失落中尋找未來 2002年02月23日 20:20 中新社鹽湖城二月二十二日電 題:中國速滑:在失落中尋找未來 中新社記者 夏宇華 世界紀錄一次又一次的被改寫給猶他奧林匹克體育館橢圓形的賽道象涂上了一層神奇的魔力。 然而,參加本屆冬奧會速滑比賽的中國運動員卻似乎全然未能感受到這種魔力的存在。他們成了幾乎被忽略的群體,只能默默地在失落中品味弱者的孤獨。曾在這個項目上為中國實現冬奧會獎牌“零的突破”的老將葉喬波無奈地在看臺上發出聲聲嘆息。 賽前,中國隊為本屆冬奧會所定的目標是在兩個女子中短距離項目上進入前八名。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并不算高的目標最終也全數落空,中國隊的最高名次僅為十三名。繼長野冬奧會后,中國速滑再次受到重挫。 “中國隊在本屆冬奧會上的表現與預期的有一定距離,中國速滑與世界水平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朱承翼得出這樣的結論。 而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絕不僅像有教練所說的一兩位核心隊員的狀態調整出現了問題那么簡單。 朱承翼把中國速滑的落后歸結為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來中國速滑青黃不接,缺乏高水平的后備人才;二是器材和訓練手段的革新使歐美諸強自第十七屆冬奧會后出現了飛躍式的發展,而中國隊雖然與過去相比也在進步,但比較緩慢;三是中國的教練隊伍素質不高,吸收借鑒國外先進訓練方法的能力不夠,停留在以往的經驗教學階段,訓練手段陳舊。 “近幾年,歐美強隊非常注重專項力量的訓練,而我們還是更多地強調苦練,運動員覺得消耗多,收益少;為了發掘運動員的潛能,國外運動隊的科技投入很大,除了器材和服裝上的不斷創新外,高精尖的生理生化監測儀器和更為有效的營養恢復手段都被應用到訓練中。而在這些方面,中國隊無法相比”,朱承翼說。 他用實例來印證中國隊訓練手段落后的說法。“宋麗是葉喬波之后最有希望的中國運動員,她能承受極大運動量的訓練,而且恢復能力很強,前兩年她在一千五百米項目上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但由于訓練方法不當,帶來了比較嚴重的運動創傷,此次她只能帶傷參賽,成績不理想自然在情理之中”。 因此,教練隊伍素質被朱承翼視為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我們將對教練員進行定期培訓,并正在考慮從外國騁請高水平的教練到中國來執教”。不過,他強調,騁請外教目前還只是一個想法,還沒有具體方案。 他表示相信,通過有關方面的努力,中國速滑有希望走出目前的低谷,擁有更好的未來。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