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廣告服務 |
|
為什么說中國尚不是"世界工廠" 2002年08月06日 08:56 中新網北京8月6日消息:(張明)曾幾何時,中國在外國報章和學者的論述中被冠上“世界工廠”的帽子。對此,中國著名經濟學家經叔平表示:“我想這未免過于夸大,中國現在還談不上是‘世界工廠’”。 不管國外媒體和學者的這種觀點,是刻意吹捧還是由衷贊美,但其實至少可以肯定的就是,中國經濟在近二十年來的成就還是很大的,現在的問題只是如果冷靜地對其進行評價,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 的確,帶著“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的標簽的商品已經走上了世界各地的貨臺。中國的成就是巨大的,僅2001年,中國就向世界出口了2660億美元的商品,其中90%是工業制造品。而世界500強企業中80%已落戶中國,據統計,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外商投資企業已經達到39萬家,中國已躍居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FDI(外商直接投資)引進國。 但國人還是得承認,中國要成為真正的“世界工廠”,要走的路依然很長,也許用“世界制造業中心之一”這樣的定語形容中國更為準確,更為現實。 英國是19世紀中葉的“世界工廠”,其制造業產值占據了20%的世界份額,生產了全世界53%的鐵、50%的煤。美國是20世紀的“世界工廠”,其制造業產值占世界的比重也在二成以上。而1999年中國第二產業產值(含建筑業)還不到五千億美元,世界排第四,只占到5%的世界份額,甚至還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 經濟學家指出,所謂“世界工廠”,一般是指一個國家的制造業有一大批企業和眾多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占有主要地位,甚至處于相對壟斷的地位。但2001年世界500強中,中國企業僅有11家上榜,而且沒有一家是制造業企業。中國工業產品產量雖大,但品種少、檔次不高、附加值低。技術含量高的“中國制造”產品在全球市場上遠未形成主流。 因此有學者認為,中國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是世界的“打工者”,“世界工廠”之說確實夸大不少。 曾主管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制定工作的全國政協副主席陳錦華就坦率地指出,從中國的綜合國力、制造業素質和競爭能力,特別是自主核心技術來看,中國還遠遠比不上十八世紀英國在世界的地位,更比不上十九世紀以后的美國和日本。 其實,只要冷靜地思考一下,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制造業同先進工業國相比尚有相當差距,中國還稱不上“世界工廠”。 當然,中國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要認識到自己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獨特優勢,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后發優勢。只有在實現了從制造業大國到制造業強國的轉變后,中國稱“世界工廠”才算得上實至名歸。 更多報道:中新財經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