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香港9月12日消息:據此間文匯報報道,在“9·11”恐怖襲擊一周年前夕,9月9日出版的美國《新聞周刊》刊出了《為什么憎恨美國?》專輯,節錄了多位世界知名人士對全球反美情緒為何日益高漲的見解。他們大多難掩心中的怒氣,深思后道出世界仇視美國的重重原因,包括忿恨心理和美國奉行單邊主義等。
單邊主義招來不滿
前哥斯達黎加總統兼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奧斯卡·阿里亞新:人人都妒忌美國,世界各地人民在電視上看到的美國,是個富裕、舒適的社會,遠離其它國家的暴力和不幸。但單是妒忌不能激起反美主義,美國的單邊主義亦招來很多的不滿。這從布什政府無視國際行動如《京都議定書》中顯而易見。
我認為今天的反美主義比越戰時更強烈。舉例說,美國為什么要把伊朗歸類為“邪惡軸心”,不必要地煽動伊朗呢?現在又為何要攻打伊拉克,危及美國與阿拉伯國家的脆弱關系呢?
冷戰過后,美國一直在找敵人,現在終于找到一個:恐怖襲擊。恐怖襲擊非常危險,但并不是唯一威脅。文盲、環境降質、疾病和饑餓問題纏繞全世界。很可惜,這些威脅沒有減少,甚至增加了,而美國卻沒有肩負起領導者的責任去消除這些威脅。人們憎恨美國只拿出龐大國民生產總值的一丁點兒來援助外國,也憎恨美國奉行保護主義,阻礙自由貿易。
不理他人死活
尼日利亞作家奇魯亞·阿齊比:美國予人一種不理會他人的想法和死活的感覺。我在美國生活和向年輕美國人授課時親眼目睹這情況。
我在尼日利亞長大時,我們認為美國是個站在被壓迫的殖民一方的國家,美國這形象一直維持到六十年代。非洲人后來發覺美國站到了壓迫者的一方,我認為是冷戰促成這轉變。在里根時代,美國突然與南非開展“建設性交往”關系,與種族隔離政權合作。美國的聲望就在這時扭轉,但美國到“9·11”襲擊才發現這轉變,自己也大感驚訝。
東京大學教授兼專責國際事務的前財務省副官境原永介:美國的態度初時非常野蠻,更用上“不論是生是死”的字眼。在“9·11”剛發生后使用這種字眼問題不大,但事隔一年后,人們對美國的同情心已逐漸消逝。
捷克共和國總統兼哲學家瓦克拉夫·哈維爾:威廉·富布賴特在他的著作《強權的傲慢》中稱,美國最大力援助的地區的反美情緒原來是最強烈的。這可能是基于依賴別人的一群對伸出援手者產生憎恨感覺——這種古怪的人類憎恨心理現象。從心理方面著眼這不難理解,但我不排除美國有時候對別國伸出援手時毫無技巧,甚至態度傲慢。
另一方面,超級大公司“好心做壞事”的行為也令人沮喪--例如為了制造就業機會建工廠,卻破壞了郊區,這也是激起反美情緒的一個原因。雖然這些超級大公司未必全部來自美國,但人們都認定它們在扮演美國的“惡霸”角色。這些公司規模龐大,沒有一個國家能對它們的行為負責。
要“臣服”而不是友誼
前西班牙首相費利佩·岡薩雷斯:矛盾的是,“9·11”后世界對美國支持的程度之大,幾乎與襲擊的殘酷力量差不多。但美國政府已一手扔掉國際社會給予它的支持,其傲慢單邊主義令全世界不安。美國把“9·11”恐怖襲擊定義為戰爭行為,令它能更輕易得到聯合國支持而采取軍事行動。但美國已把恐怖主義和跟它毫無共通點的典型戰爭混淆了。“邪惡軸心”?簡直無聊之極。
美國給人不信任任何人的感覺,但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每位美國總統都按慣例一定在國情咨文中提到歐洲--今年卻例外。至于布什說“如果你不站在我的一邊,你就是與我對抗”……唔,不是這樣的。
我站在你那邊有自己的原因,同時我有自由說出我的想法。美國政府想要的是“臣服”,而不是友誼。現在其它國家寧愿保持緘默,也不表達反對美國政策的意見,例如對伊拉克政策。我以前對老布什實話實說,完全不是問題,我們意見不同就是意見不同,沒甚么大不了。但“如果你不站在我的一邊,你就是與我對抗”這句話,似乎更像出自“基地”之口,一個西方民主國家說出這話太不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