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中國新聞社 2002年09月15日星期日
        首頁 新聞大觀 中新財經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 中新圖片 臺灣頻道 華人世界 中新專稿 圖文專稿 中新出版 中新專著 供稿服務 廣告服務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國內新聞

        唐家璇聯大說安全 強調合作打擊“東突”(全文)

        2002年09月14日 18:01


        美東時間九月十三日中午,中國外長唐家璇出席第五十七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作者:趙海燕

          唐家璇重申,應堅決打擊“東突”,尊重文明間差異

          中新社聯合國九月十三日電(記者趙海燕陳建)中國外長唐家璇今天下午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指出,國際社會應團結合作,堅決打擊一切證據確鑿的恐怖勢力,包括接受塔利班和“基地”組織訓練、武裝和資助的“東突”恐怖組織等。

          同時他也強調,挑動不同文明間的敵視和敵對,與當前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要求格格不入。企圖在全世界推行一種觀念、一種文化,否定各國的獨特傳統和自主選擇,與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潮流背道而馳。

          本月十一日,聯合國安理會反恐怖主義委員會宣布,在中國新疆及其周邊地區活動的分離組織“東突”被列入恐怖組織和分子名單。今天下午,在紐約進行的五十七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中,唐家璇發言論及反恐問題。

          唐家璇認為,當前國際社會應共同解決的重大安全問題有三類:一要繼續推進國際反恐合作,從根本上抑制國際恐怖主義的威脅;二要進一步促進對話與和解,推動解決以巴等地區熱點問題。三要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對話,防止文明對抗或沖突的發生。

          唐家璇說,反恐應遵循國際法和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發揮聯合國和安理會的主導作用;應實行綜合治理,消除滋生恐怖主義的根源;要防止任意擴大打擊范圍,同時堅決打擊一切證據確鑿的恐怖勢力,包括“東突”,不讓恐怖分子再有逞兇的機會。

          談到防止文明對抗或沖突時,唐家璇說,多樣化的文明之間存在差異,是人類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征。文明的差異不是世界沖突的根源,而是世界融合的起點。人類對客觀世界和自身的認識發展到今天,理應以寬廣的胸懷和開闊的視野善待不同文明的成果,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推動交流。以兼容代替排斥,以對話代替對抗,以融合代替沖突,相互取長補短,實現共同發展。唯有如此,世界才會有和平與安寧,人類文明才能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他重申,中國主張政治解決伊拉克問題,聯合國在此問題上應發揮重要作用。伊拉克應當認真、嚴格地執行安理會的有關決議。(完)

          唐家璇聯大說安全:濫用武力只會使世界更不安寧

          中新社聯合國九月十三日電(記者 趙海燕 陳建)中國外長唐家璇今天指出,單一的軍事手段不足以應對紛繁復雜的安全挑戰,濫用武力只會使世界更不安寧。

          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進行的第五十七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中,唐家璇談及國際安全形勢時這樣說。

          唐家璇指出,在“九一一”事件一周年之際,我們不僅應深入思考如何鏟除恐怖主義這一國際公害,還應從更寬廣的視角,審視人類面臨的安全問題,尋求實現世界持久和平與普遍安全的有效途徑。

          他說,當前國際安全形勢正發生深刻變化,安全的內涵不斷擴大。由領土、資源、民族矛盾等因素引發的軍事對抗與沖突尚未消除,以恐怖主義為代表的各種非傳統安全問題又日漸突出。安全問題不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已經涉及政治、經濟、金融、科技、文化等諸多領域。各國的共同安全利益上升,相互依存加深。

          唐家璇認為,在新形勢下,謀求安全的手段需要更新,維護安全要有新觀念。中國提倡樹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其具體含義為:

          ——互信: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異同,擯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心態,互不猜疑,互不敵視。各國應經常就各自安全防務政策以及重大行動展開對話與相互通報。

          ——互利:順應全球化趨勢發展的客觀要求,各國應在維護本國利益的同時,互相尊重對方的安全利益,在實現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時,為對方安全創造條件,實現共同安全。

          ——平等:國家無論大小強弱,都是國際社會的一員,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干涉別國內政,推動國際關系的民主化。

          ——協作: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并就共同關心的安全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合作,消除隱患,防止戰爭和沖突的發生。

          總之,唐家璇指出,新安全觀的宗旨是,通過對話增進相互信任,通過合作促進共同安全。中國呼吁國際社會就此達成廣泛共識,積極開展對話與合作,共同解決當前的重大安全問題。

          唐家璇認為,任憑市場法則主導,不利全球經濟發展

          中新社聯合國九月十三日電(記者 趙海燕 陳建)中國外長唐家璇今天下午指出,任憑市場法則主導全球化,不利于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國際社會有必要改革國際經濟規則,加強對全球化進程的引導和管理,在追求效率的同時兼顧公正,降低風險,引導全球化朝著有利于各國共贏、共存的方向前進。

          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進行的五十七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中,唐家璇談到實現發展的新思路時這樣說。

          唐家璇說,今天人類面臨的種種問題,追根溯源,大都離不開發展問題。人類要應對這些挑戰,最重要的是靠發展。今天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就是對人類共同未來的投資。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放慢,發展中國家遇到的困難增多,發達國家應在金融、貿易、技術轉讓和發展援助等方面幫助它們排憂解難,并加快落實減債承諾。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應成為建立新型伙伴關系的重要契機。

          同時,唐家璇指出,發展中國家也應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應從本國國情出發,選擇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發展中國家應把發展置于優先地位,在保持穩定的同時,積極推動改革與開放,利用一切有利的國際條件,努力跟上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國際社會應尊重發展中國家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并在機制建設、人員培訓、競爭力開發等領域提供幫助。(完)

          唐家璇指出,“臺獨”是亞太地區的破壞因素

          中新社聯合國九月十三日電(記者陳建趙海燕)中國外長唐家璇今天下午參加第五十七屆聯大一般性辯論發言時指出,“臺獨”是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破壞因素。

          唐家璇說,求和平、求發展、求安定,希望改善和發展兩岸關系,是臺灣的主流民意,臺灣當局領導人罔顧民意,鼓吹“臺獨”,把極少數頑固“臺獨”分子的圖謀強加給廣大臺灣人民,是將臺灣引向災難,是對兩岸人民的安全與福祉的最大威脅,也是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破壞因素。

          他指出,臺灣當局想方設法阻撓兩岸關系的發展,“臺獨”勢力在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近來,臺灣當局領導人公然把兩岸關系歪曲為“一邊一國”,這充分暴露了其頑固堅持“臺獨”立場的真面目,是對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公然挑釁,也是對國際社會公認的一個中國原則的公然挑釁。

          唐家璇再次重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中國政府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致力于推進兩岸經貿合作和人員往來。他強調,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臺獨”活動,決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一切“臺獨”行徑都注定要失敗。(完)

          唐家璇在第57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全文)

          主席先生:

          請允許我對你榮任本屆聯大主席表示衷心的祝賀,相信你會在廣大會員國的支持下,出色完成所擔負的使命。同時,我對韓升洙先生在擔任上屆聯大主席期間所作的貢獻表示感謝。

          借此機會,我對瑞士聯邦加入聯合國表示祝賀,對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即將加入聯合國表示歡迎。

          主席先生:

          本屆聯大開幕,正值“9·11”事件一周年。一年來,各國人民通力合作,國際反恐斗爭取得積極進展,有力地打擊了國際恐怖主義勢力。此時此刻,我們不僅應深入思考如何鏟除恐怖主義這一國際公害,還應從更寬廣的視角,審視人類面臨的安全問題,尋求實現世界持久和平與普遍安全的有效途徑。

          當前,國際安全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安全的內涵不斷擴大。由領土、資源、民族矛盾等因素引發的軍事對抗與沖突尚未消除,以恐怖主義為代表的各種非傳統安全問題又日見突出。安全問題不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已經涉及政治、經濟、金融、科技、文化等諸多領域。

          安全已不再是“零和”游戲。安全的共性明顯增強。各國的共同安全利益上升,相互依存加深。

          安全的手段需要更新。單一的軍事手段不足以應對紛繁復雜的安全挑戰。濫用武力只會使世界更不安寧。

          在新形勢下,維護安全要有新觀念。我們提倡樹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

          互信,是指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異同,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心態,互不猜疑,互不敵視。各國應經常就各自安全防務政策以及重大行動展開對話與互相通報。

          互利,是指順應全球化趨勢發展的客觀要求,各國應在維護本國利益的同時,互相尊重對方的安全利益,在實現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時,為對方安全創造條件,實現共同安全。

          平等,是指國家無論大小強弱,都是國際社會的一員,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干涉別國內政,推動國際關系的民主化。

          協作,是指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并就共同關心的安全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合作,消除隱患,防止戰爭和沖突的發生。

          總之,新安全觀的宗旨是,通過對話增進相互信任,通過合作促進共同安全。

          正是本著新安全觀的精神,中國努力推動地區安全對話合作機制的建設,高度重視并積極參與上海合作組織和東盟地區論壇,和本地區國家一道,致力于建立一個對話而非對抗的亞太安全框架。

          中國積極推進國際軍控、裁軍與防擴散進程,支持在普遍參與和非歧視性的基礎上,鞏固和加強國際防擴散機制。最近,中國政府頒布了《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以及管制清單,出口管理工作法制化建設邁出新的一步。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政府還將進一步完善生物及化學兩用品的出口管理體制。中國支持國際社會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空武器化的危險。

          新安全觀是可行的,有效的。我們呼吁國際社會就此達成廣泛的共識,積極開展對話與合作,共同解決當前的重大安全問題。

          --我們要繼續推進國際反恐合作,從根本上抑制國際恐怖主義的威脅。

          反恐應遵循國際法和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發揮聯合國和安理會的主導作用;應實行綜合治理,消除滋生恐怖主義的根源。要防止任意擴大打擊范圍,同時堅決打擊一切證據確鑿的恐怖勢力,包括接受塔利班和“基地”組織訓練、武裝和資助的“東突”恐怖組織等,不讓恐怖分子再有逞兇的機會。

          --我們要進一步促進對話與和解,推動地區熱點問題的解決。

          我們對以巴暴力沖突深表關注。中國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合法民族權利、建立自己國家的正義事業,支持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和“土地換和平”原則。我們反對針對無辜平民的暴力活動,不贊成以暴易暴。巴勒斯坦人民和以色列人民都有在和平中生活的權利,彼此和平共處才能求得真正的安全。

          我們主張政治解決伊拉克問題。聯合國在此問題上應發揮重要作用。伊拉克應當認真、嚴格地執行安理會的有關決議。

          我們希望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早日恢復對話,以和平方式解決包括克什米爾問題在內的所有分歧。

          我們對近一年來阿富汗局勢的積極發展感到高興。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為阿富汗的持久和平與戰后重建作出建設性努力。我們支持聯合國在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要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對話,防止文明對抗或沖突的發生。

          世界文明豐富多采,多樣化的文明之間存在差異,這是人類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征。無視文明多樣性的客觀現實,挑動不同文明之間的敵視和對立,與當前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要求格格不入。企圖在全世界推行一種觀念、一種文化,否定各國的獨特傳統和自主選擇,與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潮流背道而馳。

          文明的差異不是世界沖突的根源,而是世界融合的起點。人類對客觀世界和自身的認識發展到今天,理應以寬廣的胸懷和開闊的視野善待不同文明的成果,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推動交流。以兼容代替排斥,以對話代替對抗,以融合代替沖突,相互取長補短,實現共同發展。唯有如此,世界才會有和平與安寧,人類文明才能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主席先生:

          和平與發展相輔相成。世界的持久和平與普遍安全,只能建立在國際社會共同繁榮的基礎上。今天人類面臨的種種問題,追根溯源,大都離不開發展問題。我們要應對這些挑戰,最重要的是靠發展。

          一年來,聯合國就發展問題舉行了一系列重要會議,回顧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聯合國各項發展倡議的執行情況,提出了今后的行動綱領。特別是本月初閉幕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制定了國際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的路線圖。現在需要的是把規劃和承諾落到實處。

          一年來,區域經濟合作繼續呈現良好勢頭,成為各國在全球化背景下協作互補、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我們對非洲聯盟的成立尤其感到欣喜,相信非洲人民必將在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新的歷史性步伐。

          當前,推動發展的因素更加活躍。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給人類社會的進步提供了新的強大動力。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使各國各地區都面對不進則退的選擇。參與國際競爭、加快自身發展的要求與日俱增。

          我們面臨的發展任務更加緊迫。世界財富增加、貧富差距卻在擴大的情況亟待改變。金融風險加劇、經濟社會動蕩頻仍的情況亟待改變。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亟待改變。國際秩序和規則不能公平反映發展中國家需求的情況亟待改變。人類共同發展的目標,還遠遠沒有實現。

          在新形勢下,實現發展要有新思路。我們主張:

          --建立面向發展的全球伙伴關系。各國政府、國際組織、跨國企業、民間團體,都是參與人類發展事業的一方,應當為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并肩行動。南方與北方之間,受援國與國際援助機構之間,應是互利互惠、平等合作的伙伴關系。今天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就是對人類共同未來的投資。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放慢,發展中國家遇到的困難增多,發達國家應在金融、貿易、技術轉讓和發展援助等方面幫助它們排憂解難,并加快落實減債承諾。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應該成為建立新型伙伴關系的重要契機。

          --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均衡、穩定發展。任憑市場法則主導全球化,不利于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國際社會有必要改革國際經濟規則,加強對全球化進程的引導和管理,在追求效率的同時兼顧公正,降低風險,引導全球化朝著有利于各國共贏、共存的方向前進。

          --增強發展中國家自我發展的能力。發展中國家需要從本國國情出發,選擇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要把發展置于優先的地位,在保持穩定的同時,積極推動改革與開放。利用一切有利的國際條件,努力跟上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國際社會應尊重發展中國家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并且在機制建設、人員培訓、競爭力開發等領域提供幫助。

          --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經濟發展必須有利于資源的永續利用,有利于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我們應當推進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的有機結合。要加強國際合作,將解決各國面臨的問題和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結合起來,共同推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事業。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類進步事業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都在于人的全面發展。人力資源是推進科技進步,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各國在制定發展戰略時,應當奉行以人為本、人民受益的原則,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質、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為目標。

          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實現普遍安全、促進共同發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我們應當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努力爭取人類光明的未來。

          主席先生:

          不久,中國共產黨將召開新世紀的第一次代表大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將以與時俱進的精神,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為加快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勾畫新的藍圖。

          我們的指導思想是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們的歷史任務是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新世紀的頭一、二十年,對中國來說,是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

          我們將提出發展的新思路,取得改革的新突破,實現開放的新局面。

          我們將繼續推進市場取向的改革,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我們將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和加強管理,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注重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注重地區、城鄉協調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我們將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作為新的起點,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我們將發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我們將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我們將繼續致力于世界持久和平與各國共同發展,推動國際對話與合作,為國際秩序更加公正合理作出建設性的貢獻。

          主席先生: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實現國家統一,是我們堅定不移的立場和不懈奮斗的目標。

          1995年1月,江澤民主席就現階段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提出八項重要主張。從那時以來,兩岸經貿關系迅速發展,人員來往日益增加。兩岸人民、海外炎黃子孫,以及世界上所有對中國人民懷有善意的人們,都為我們長期努力的成果感到欣慰,為中國和平統一的前景感到鼓舞。

          然而,臺灣當局卻想方設法阻撓兩岸關系的發展,“臺獨”勢力在分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近來,臺灣當局領導人公然把兩岸關系歪曲為“一邊一國”,這充分暴露了其頑固堅持“臺獨”立場的真面目,是對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公然挑釁,也是對國際社會公認的一個中國原則的公然挑釁。

          求和平、求發展、求安定,希望改善和發展兩岸關系,是臺灣的主流民意。臺灣當局領導人罔顧民意,鼓吹“臺獨”,把極少數頑固“臺獨”分子的圖謀強加給廣大臺灣人民,是將臺灣引向災難,是對兩岸人民安全與福祉的最大威脅,也是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破壞因素。

          中國政府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致力于推進兩岸經貿合作和人員往來。我們堅決反對任何“臺獨”活動,決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一切“臺獨”行徑都注定要失敗。中國的統一大業一定能夠完成。

          謝謝。(全文完)


         
        編輯:呂振亞
        相關專題:“東突”罪責難逃
         

        新聞大觀| 中新財經|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 中新圖片| 臺灣頻道| 華人世界| 中新專稿| 圖文專稿| 中新出版| 中新專著| 供稿服務|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 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观看 | 日本乱码伦十八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网站 | 色九九在线视频精品99 | 在线视频免费国产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