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9日電 國家自然基金委一位官員透露,中國將在近期出臺下一代互聯網建設與研究方案,相關工作正在國家計委的協調下低調進行。
央視國際援引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稱,該項新方案將在兩三個月內出臺,一位知情人士說:“緊跟著就是巨資投入,對整個經濟的影響將相當大。”
據悉,下一代互聯網,始于1996年美國克林頓政府的NGI(Next Generation Internet)計劃,與目前使用的互聯網相比,它的傳輸速度更快、規模更大、更安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包括中國,第一代互聯網建設沿用的都是美國的標準,包括底層技術和核心設備;互聯網的巨大變革力量使得各國在下一代互聯網研究上展開了“軍備競賽”。
中國在這個領域起步得并不晚,1999年12月即已開始了下一代互聯網研究的第一個項目----NSFCNET(中國高速互聯研究試驗網)。“應把下一代互聯網研究放到像重視兩彈一星的程度上,舉國之力建成中國下一代互聯網。”NSFCNET的主持人吳建平教授曾多次呼吁。至今,美國早在1999年就已建成全國180所大學聯網的下一代互聯網,日本已在日美之間建起了最大的IPv6主干網,歐盟也于2001年建成了覆蓋全歐的“6Net”,但限于種種因素,中國的NSFCNET還只限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6個節點。
國家計委的秘密會議
今年6月開始,國家計委正式代表國務院出面負責起下一代互聯網的工作。
6月7日,國家計委副主任王春正和日本經濟產業省事務次官廣瀨勝貞,在東京簽署了《下一代互聯網中日IPv6合作項目》政府間合作諒解備忘錄,總投資約四十億日元,項目包括IPv6試驗網的建設與試驗、系統開發、應用技術開發、標準化四方面內容。IPv6協議是下一代互聯網的核心。
“6月份的中日IPv6合作項目總投資額為4.4億人民幣,中國和日本分別出2.2億,在北京、上海、廣州建3個IPv6試驗點。參加的單位主要有國家計委、清華、北大、中科院網絡中心、信產部電傳所、第四所等。”一位專家透露。
“日本是國際下一代互聯網的亞太區中心,但如果沒有中國的參與,日本就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亞太區中心,所以日本人要與我們合作;我們與日本合作,是希望推動我們的研究。”這位專家說。“日本人和美國人現在在爭IPv6的市場。”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長趙慧玲女士說。
在中日IPv6合作項目之后,國家計委緊接著在北京和上海分別召開了會議,討論中國下一代互聯網建設與研究方案。
“具體時間好像是6月10號以后。在國家計委主持下成立了中國‘下一代互聯網建設專家顧問委員會’。那天特別熱,路上十分堵,會上大家的討論也十分熱烈。”一位與會者說。
該與會者稱,會議囊括了國內一流的計算機專家學者,核心人物為吳建平教授。委員會的具體事務由工作協調組執行,組長為李崇榮。據李女士向本報記者核實,“專家顧問委員會”確切成立時間是在8月1日的北京會議上。在會上,下一代互聯網依托于哪個網引起了爭論,教育部認為應該依托CERNET(中國教育科研網),國家自然基金委則認為應該依托已建好的NSFCNET。
8月21日,在上海舉行的中美網絡技術研討會之后,國家計委召集相關部門,在接下來的幾天緊跟著開了一次秘密會議。會后,各位專家開始為下一代互聯網建設方案寫規劃建議。
專家顧問委員會成員之一、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系主任李曉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國家計委有規定,在整體規劃方案出來之前,不能對外宣布,我們現在正在做,過兩個月后就可以講了。”
57名院士聯名上書
去年,當國內“下一代互聯網”第一個項目----NSFCNET一期工程完工后,國家自然基金委已經沒有資金進行進一步的研究,陳佳洱院士為這個項目特批的2000萬主任基金已消耗殆盡。
2002年春節前夕,一封57名院士的聯名信被送到中央。牽頭的是中科院元老院士、中國空間自動控制學家楊嘉墀先生。信的主題是“關于建設下一代互聯網的建議”。在信中,這些元勛們迫切地向中央建議立即研究建設下一互聯網。
“這事主要是國家自然基金委協調組織的,當時希望引起中央對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重視。”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NSFCNET項目建成了中國首個傳輸速率為2.5Gbps-10Gbps的高速計算機互聯研究試驗網絡,并自主研制成功中國第一個下一代互連網絡交換中心DRAGON TAP,這個中心以1Gbps的速率分別連接CERNET和CSTNET(中國科技網)。
但因資金的限制,與國際其它下一代互聯網項目相比,NSFCNET規模較小,僅有節點,連接了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和國家自然基金委等6家單位。建成之后,當時沒有資金連接到國際上的下一代互聯網。吳平教授多次向信產部和運營商“八方化緣”,終于在信產部張春江副部長的支持下,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分別捐贈了兩條10M的雙向國際電信線路,免費使用3年,這才使NSFCNET能夠連接到國際下一代互連網交換中心STARTAP和亞太地區高速網APAN交換中心Tokyo-XP,為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研究與世界接軌取得基礎條件。
由于NSFCNET只有6個節點的規模,而且僅限于北京地區,無法滿足研究活動的大規模開展,NSFCNET學術專家組的一位成員說:“我們一直希望這個網的規模愈大愈好,希望做一個全國性網絡,但基金委的經費,一期項目已經用完了。”相關資料顯示,當時NSFCNET的下一代規劃是連接國內的100所大學和科研機構,這個規劃需要大量的網絡設備和通信線路,國家基金委已經沒有實力讓這個項目走得更遠。
兩次部際協調會
院士們的呼吁很快得到了回答。
春節剛過,國家自然基金委得到了國務院有關下一代互聯網建設的指示。在今年3月8日和3月29日,國家自然基金委召開了國家計委、科技部、教育部、信產部、中科院和自然基金委等六部委司局級領域參加的部際協調會,落實國務院的指示。
在第一次會上,各部門一致認為中國建設下一代互聯網的意義在于:它是一個跨部門的、用于研究的網,可以改變由各部門建網的局限性,同時可以為廣大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和科研活動提供一個公共的平臺。
在國家自然基金委主持的這兩次會結束后,部際協調小組辦公室起草了三個方案:一是送國務院科教領導小組的“關于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的建設與研究工作的請示”;二是送國家計委的“中國下一代互聯網建設與研究初步方案”;三是“建設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組織工作設想”。在各部門會簽后,這些文件被分別上報到了國務院科教領導小組和國家計委。
目前,還無法知道國家計委所做的“下一代互聯網”建設規劃方案詳細內容。不過,專家認為有兩點可以肯定:1.國家將會斥巨資建設一個全國性的下一代互聯網;2.部際協調會提交給國家計委的“中國下一代互聯網建設與研究初步方案”將會得到一定的采納。
商機驚人
如果確定未來3年在全國完成200個下一代互聯網節點的建設,那么將會有大規模的投資,必然需要大量的網絡設備和通信線路。現在,國內的企業還沒有能力制造IPv6路由器,中國有關下一代互聯網的產業基本是一片空白;而一些國際通信巨頭,思科、諾基亞等,已經研制或拿出了一些配套產品。
“下一代互聯網,從IPv4到IPv6,所有配套的軟硬件都將面臨一個挑戰,來一次重新洗牌;這給了很多企業新的機會,有可能打破現在網絡經濟的格局。”專家認為。
在今年的中國IPv6論壇上,諾基亞宣布將為3G網絡推出基于IPv6的全IP核心網業務。從1999年開始,諾基亞連續三屆贊助舉辦了中國IPv6高級研討會。CERNET與諾基亞建立了合作,在全國范圍內使用諾基亞提供的IP路由器和IPv6軟件建立試驗網絡。
諾基亞上海分公司表示,諾基亞在IPv6發展方面會保持自己的特色,偏向移動互聯網。該公司預計到2005年移動互聯網服務將占全部收入的60%。
延續在傳統互聯網上的優勢,與諾基亞一樣,思科也是歐美國家IPv6論壇和高峰會議的“常規贊助商”。
國際上與下一代互聯網相關的標準組織中領導層也大多是思科員工。
覆蓋全歐洲的大容量IPv6研究網絡“6NET”,其路由器、交換機和一組全面的IPv6網絡基礎設施都是由思科承建。
由于下一代互聯網研究目前仍拒絕商業介入,國內運營商尚沒有一個介入到下一代互聯網,各運營商對下一代互聯網也反應不一。
今年8月21日在上海召開的主題為“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上,7大運營商都公布了自己的方案。中國移動的代表表達了對下一代互聯網的急切期盼:IP地址的匱乏限制了移動通信的應用,而下一代互聯網將使每一個手機有一個IP地址。
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的副院長趙慧玲在接受采訪時表達另一種態度:“現在3G和下一代互聯網都還是挺遠的事,我們是運營商,我們是實實在在做事的人,不關心這些炒作。”不久前,信息產業電信管理局副局長韓夏對外宣布:中國目前不會大規模應用IPv6標準。
“究竟下一代互聯網代替現在的互聯網需要多少時間?整個產業升級需要多少資金?目前,誰也說不清,這不是一兩萬億人民幣就能搞定的事情。”有關專家說。無疑,這里孕育的商機異常驚人。
資料鏈接
據國家自然基金委總第333期簡報顯示,兩次部際協調會達成4大共識:
1、NSFCNET網絡規模太小,不能滿足要求,難以提供很多具有挑戰性的應用。在NSFCNET基礎上建設我國下一代互聯網是非常必要和急需的。只有加速網絡的建設、研究和開發應用,才會形成自己的自主知識產權,在高技術發展領域占有重要地位。
2、根據下一代互聯網的性質,總體規劃建議分步實施。第一期即2002年可先做50個節點(高校和科研院所各半),約需1億人民幣的建設資金。然后逐步擴展,3年完成200個節點建設。
3、由于下一代互聯網是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需要國家投資。可以按重大專項申請立項,按基本建設程序辦理。如果擴展到200個節點,粗算需4億人民幣資金。
4、在網絡建設方面,要注意與國家重大基礎性研究、國家高技術發展規劃項目、國家大科學工程項目等相互協調,以便資源共享,為我國科學研究提供研究平臺和手段。(吳傳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