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諾貝爾物理學、化學和生物或醫學獎頒給了四個美國人,兩個日本人和三個歐洲人。從獲獎者所在的國家和地區看,似乎給人們描述了一幅世界經濟實力圖,美國是經濟大國,歐洲次之,日本老三。
就諾貝爾科學獎和經濟之間的關聯而言,成功的研究總是需要金錢來支撐,如美國的國家健康研究所和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協會。但事實上,大西洋兩岸的國家在科學研究領域有著很大的差異,如美國人對基礎研究較之其他國家要重視得多,德國在科研機構管理方面有它的獨到之處,而日本的大財團則是給予其研究人員以高薪。
然而,若純粹從諾貝爾獎和實際經濟實力看,這種說法似乎又站不住腳。從另一個統計數字看,今年諾貝爾獎獲獎者的年齡結構是:87、76、71、85、43、64、75、55、60,平均年齡為68歲,與上個世紀諾貝爾獎得主有很大差別。上個世紀諾貝爾獎得主的平均年齡為60歲,以男性為主,且以白人為主。
就今年獲獎的科學成就而言,有的發現已經是40年前的事了,實際上獲獎只是個榮譽問題,已經反映不了科學現狀。因此,人們不能說,今年誰誰沒有獲獎。對于這些問題瑞典皇家科學院自然考慮甚少,他們重視的是對候選人的調查。據稱,投在調查上的資金相當于所頒發的獎金數。
諾貝爾獎的評審原則是,諾貝爾獎得主有權推薦未來候選人,這就是自然科學界所謂的“自我放大原則”。但是,在諾貝爾文學獎上,評審委員會沒有放棄地域限制。因此,在物理、化學和生物或醫學獎上也盡可能如此考慮,沒有例外的空間。事實上,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獎委員會只是有“義務”考慮上個世紀的一些傳奇科學大師:倫琴、愛因斯坦、海森堡……等等。
所有這些導致了諾貝爾獎頒獎方面的不和諧。就諾貝爾委員會而言,他們也希望為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家頒獎,而另一方面,那些在自然科學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又無緣問津該獎。鑒于這種現象,自然科學家要發揮團隊精神,加強跨科研機構、跨國界的科研合作。
當然,諾貝爾科學獎不是衡量研究成就的唯一尺度。因為現有的評獎體系、評獎原則也是諾貝爾生前所沒有想到的,他本人的意愿是“獎勵那些近年內在科學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青年科學家”。而諾貝爾獎委員會似乎忘記掉了遺囑中的這一點。
作者:倪永華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