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1日電 盡管中國第二次生育高峰期中出生的孩子如今已到了生孩子的年齡,但令人擔憂的生育浪潮并沒有出現。相反,有資料顯示,中國人口增速正呈下降趨勢。以天津為例,2001年全市新生嬰兒7.46萬,比5年前減少了2.4萬余人。
據山東青年報報道,造成低齡人口負增長的原因是,年輕人不僅晚婚,而且育齡推遲,甚至不要孩子。天津市計劃生育委員會官員劉麗娜說,過去人們20歲就結婚成家了,現在到了26歲、27歲還不一定結婚,生孩子多在32歲、33歲。
據天津市衛生局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市各大醫院共接診了約4000名年齡在35歲以上的高危孕婦,高齡孕婦所占比例較過去逐年攀升。20世紀90年代以來,天津市區綜合生育率下降到0.9,這意味著10個育齡婦女中就有一個不要孩子。
專家指出,這些跡象表明,中國的城市人口生育正從政策控制生育率轉向自發控制生育率。孩子越來越少,社會經濟的變化是主要因素。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李建民認為,“養兒為防老”的觀念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但如今在城市養老已不必僅靠兒女;現代青年更注重自身發展,女性有了更多選擇和參與社會的機會,許多人推遲甚至放棄生育;同時,生育成本不斷增大,加之對精力、物質消耗,生育被年輕人視為一種負擔。
經濟學家郭鴻懋指出,人口增長減緩雖然不能直接創造物質財富,但卻以減少物質消費、提高人均水平的形式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減輕了人們在衣食住行、教育、就業、醫療、社會保障、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壓力。(竇合義 張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