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3日電 香港房屋及規劃地政局長孫明揚今日在立法會上宣布,政府正式出臺了九項穩定樓市措施,包括停售居屋、公屋,停建居屋,停止賣地等。
據香港媒體消息,孫明揚表示,由于樓宇單位供應過多,市場失衡,政府決定停止定期拍賣土地及取消本財政年度的余下兩次賣地,而勾地則停止,直至2003年底,以后新供應的土地都是以勾地方式進行。
孫明揚指出,政府將退出房地產市場,把干預程度減至最低,讓市場持續及健康發展,政府今后的目標,只會照顧有需要、低收入家庭的租住房屋需要,而有意置業的市民可申請自置居所貸款。
特首董建華在今日早些時候表示,港府決定推出穩定樓價的措施,是要盡快恢復市民對樓市的信心,令樓價穩定,加快經濟復蘇,成功轉型。
他指出,過去5年來香港經濟經歷前所未有的改變,在亞洲金融風暴后,港府努力推動經濟轉型,但持續通縮阻礙復蘇,過去4年通縮為13%,房地產價格自1997年平均下跌了65%,而經濟學家向他表示,50%至60%的通縮是來自房地產價格下滑。
九項措施
一、土地供應。為了紓緩目前私人住宅單位供求嚴重失衡的情況,政府決定停止定期拍賣土地,并取消本財政年度內余下的兩次土地拍賣。同時,政府也會暫停“勾地表”制度至2003年底,之后新土地只會以勾地方式提供。
二、鐵路土地。政府已經與兩家鐵路公司——九廣鐵路、香港地鐵公司達成共識,由現在至2003年底將不會有土地招標,進行鐵路沿線物業發展項目。
三、租住公屋興建計劃。為維持輪候公屋時間在平均3年的水平,政府目前預計,未來數年內,每年將需要興建約兩萬多個租住公屋單位。政府將密切監察各項因素的發展,制定一個逐年延展的建屋計劃,每年作出調整,以落實政府對有真正需要人士的承諾。
四、居者有其屋計劃。為了適應市場變化,政府房委會在過去數年已經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大幅削減居屋的興建量,以及將單位轉為租住公屋,并先后在2000年和2001年暫停出售居屋。目前,香港私人物業市場供求嚴重失衡,價格出現惡性競爭,居屋和私人市場重的情況,日益嚴重。鑒于居屋市民的作用及吸引力已減退,居屋認購率跌至歷史新低,政府將盡快退出私人房地產市場,讓市場回復平衡。因此,政府將會向房委會建議,除了出售少量剩余及回購的單位外,應由2003年起無限期停售居屋,同時停建居屋。
五、資助置業貸款計劃。盡管停建及停售居屋,房委會仍會推行置業貸款計劃,幫助符合資格的低收入家庭置業。
六、混合發展等計劃。全面停止推行混合發展計劃和房協的資助自置居所計劃,并向房委會建議終止私人參建計劃。
七、租者置其屋計劃。為了保持一定數量的租住公屋單位,以便長期滿足合資格家庭的需求,也為了貫徹政府退出房地產市場的方向,政府會向房委會建議,除已經發售和已宣布將于明年推出的第六期計劃外,應該終止租者置其屋計劃。有意置業的公屋居民,可利用房委會提供的置業貸款計劃在私人市場購買居所,或在居屋第二市場購買不用實時補地價的居屋單位。
八、租住權管制。為使私人樓宇租務市場回復自由運作,給業主應有的彈性及自主權,減少收樓及轉租的難度,政府會全面檢討《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目的是盡量全面放寬私人樓宇的租住權管制,減少干預私人合約的情況。
九、控制樓宇炒賣措施。九十年代初期,樓價飆升,炒賣活動熾熱,政府實行了一系列打擊炒賣樓宇的措施,保障消費者利益。這幾年來,隨著樓市變化,政府已放寬或取消大部分的措施。現除保留有關保障消費者的規定外,政府建議取消余下的兩項控制炒賣措施,包括:內部認購限制;每名買家只限購買一個住宅單位和兩個停車位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