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映的《英雄》講述的是四個刺客的故事。在殺與不殺之間,他們做出了生死抉擇。無論是殺身成仁,還是默默放棄,他們讓人開始重新思考究竟何為英雄。縱觀國內外影片,盡管都講述著刺客的故事,卻給英雄下了不同的定義。
上篇
刺客列傳
司馬遷在《史記》的《刺客列傳》中塑造了刺客的英雄形象。其影響延續至今。在中國人的影片中,關于刺殺,都偏愛以秦朝為背景,刺殺秦王的刺客往往成為故事的主角和人們心目中的英雄,為人千古吟頌。
《刺秦》
和《英雄》恰恰相反,陳凱歌的《刺秦》里,秦王是一個變態猥瑣的懦夫,為天下所鄙夷。于是,刺殺他的荊軻成了英雄。
燕太子丹將流落燕國,悔過自新的游俠荊軻作為刺殺秦王的最佳人選。荊軻隱藏在市井之中,發誓永不殺人,不愿前往。秦宮內,秦王贏政的暴虐日益顯露。由于身世之謎被與母后有私情的長信候道破,他粉碎政變,車裂長信候,放逐母后,殺宮滅口,更忍痛逼親生父親呂不韋自盡……秦王的背信棄義和心愛女人的悲劇終于震撼了荊軻,他踏上了刺殺秦王的路。
陳凱歌說:“我只想把我對人性與權力的理解拍出來,把我的寄托和想法融入故事里。”所以觀眾看到的《刺秦》是陳凱歌的《刺秦》。很多觀眾看完電影后不知道導演究竟想通過這部完全與娛樂無緣的影片告訴人們些什么,因為他們找不到任何一個可以讓人欽佩、喜歡甚至是憐憫的人物,盡管演員們表演得都非常出色,但不明白他們塑造這些歷史人物形象出于何種動機,想對現代觀眾起什么積極作用。陳凱歌重新詮釋了他所理解的荊軻刺秦王的故事,也顛覆了人們心目中傳統的帝王和英雄。
《秦頌》
高漸離在《秦頌》里嚴格說來算不上是一個刺客,但他想秦始皇死的心倒的確是真的。高漸離之母同時哺育了兩個后來勢不兩立的人———高漸離和贏政。高漸離與贏政的沖突構成了該片的戲劇沖突。贏政企圖將高漸離納入自己的統治秩序,從而真正實現他的雄心勃勃的“大一統。”但他的強權作風受到高漸離的不屈不撓的反抗。他們所代表的兩種異質文化水火不相容。贏政只能以暴力做強硬的“捏合”。弱勢文化暫時低頭,但從來沒有屈服,而是時時刻刻在尋找機會突破。二者都想同化對方,又都在反抗著對方的同化。其實質是都想以自己的意圖改造世界,這是他們的生存的目標和價值。高漸離暫屈在強勢之下,不久他即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櫟陽公主。
櫟陽公主她美麗的面容和殘疾的身體象征了秦國的強盛和嚴重缺陷———缺乏高漸離式的溫情所致。贏政對她的愛也就是對秦國的愛。他極其寵愛自己的這一作品,而極力回避她的病態。高漸離找到了反攻的機會,他與櫟陽公主做愛并使之恢復了健康這一情節包含了一種圓滿的希望———贏政的強大和高漸離的精神相結合將會造就一種完美的制度,那將是陽剛與陰柔的互補后的完整。但贏政還是惱怒了,因為櫟陽是“他的”,除他之外的任何人對她的改變都是不可容忍的,那是對他的意志的強奸,對他無上的權威的觸犯。哪怕改變的結果是更好也不被允許。他一意孤行,將她配與了一個武將———另一個暴力的化身,最終導致了她的毀滅。
《英雄》
這是部以刺客為主的影片。和其他許多抱著大無畏精神的刺客一樣,無名(李連杰)有著深厚的刺秦救趙情結,盡管歷經艱難,還是等到了和秦王面對面的時刻。而刺客殘劍(梁朝偉)曾刺殺秦王,卻自愿放棄,并執著地護秦。這為與他相愛的飛雪(張曼玉)所不理解。無名從一心要置秦王與死地的刺客到終于明白殘劍的良苦用心,成全秦王,以及殘劍和飛雪愛情與國恨家仇糾纏難解的矛盾和感情沖突成為影片的主線。盡管理解不同,這些刺客最終都犧牲了自己,成就了大業。
刺殺秦始皇一直都是中國電影所喜愛的題材,而對刺客的詮釋也各有不同。張藝謀在《英雄》里冒了一個大險。如果殘劍和飛雪的糾葛與死亡只是為了烘托無名忍辱負重的英雄氣概,那最后無名放棄刺殺秦王而自動選擇死路的行動,無疑是把秦王最終推向了真正英雄的位置。這個結尾對于觀眾的心理而言,是個挑戰。張藝謀要給“英雄”二字重新定義。在他那里,英雄不是雄姿勃發,陽剛慘烈。而是承擔最多罵名的人。所以,殘劍和飛雪是英雄,無名是英雄,秦王則是英雄中的英雄。
下篇
黑暗中的棋子
正如中國人愛講“刺秦”一樣,美國人總能圍繞總統遇刺編出各種猜測性的故事。也許由于歷史文化的差異,而西片中的刺客總是個過渡性的小人物,棋盤上的一粒棋子。他們的存在沒人知道,而他們的故事也無足輕重。人們更關注的,是背后的黑暗,而非刺客本身的世界。
《誰刺殺了肯尼迪》中央情報局要利美國軍事工業優勢控制全球,肯尼迪主張各國和平共處。盛傳肯尼迪和赫魯曉夫進行秘密交易,引起國內極右勢力不滿……1963年11月23日,肯尼迪在敞篷車上被子彈擊中,送院后不治身亡。幾小時后電視報導兇手已被捉拿歸案,他叫李哈維奧斯瓦爾德。他向著電視鏡頭嚷道他是替罪。12小時后,當定警押出奧斯瓦爾德時,他被人在近距離內開槍打死。開槍的人是達拉斯一家夜總會的老板杰克盧比。新爾良檢察官吉姆·加里遜對總統被刺感到震驚,又對奧斯瓦爾德的被捕和被殺覺行蹊中蹺,展開了復雜的調查……
至此,殺手本身已經不再重要,他所代表的勢力才是罪惡的源泉。
《出租車司機》
這部片子最驚人之處在于他對美國人造成的深刻影響,一個關于刺殺總統失敗的故事引發了美國總統里根的被刺,原因竟是刺客因為此片瘋狂迷戀上了片中女主角朱迪·福斯特,希望通過模仿影片情節,刺殺總統而成為朱迪心目中的英雄。
羅伯特·德尼羅扮演的主角是一位精神受困擾的越戰退伍軍人,回國后他靠開夜班出租車維生。目睹卑微及暴力的生活,他變成了一個孤獨和自閉的人在這個連一句玩笑都會被拒絕的城市,他寂寞,孤獨,壓抑,焦慮。他想改變自己,周圍以及世間。當他第一次帶他的女朋友去看電影就進了A片影院。他們的社會階層在這里得到了明顯的刻畫。女孩跟他說:“我與你講不來,我們不屬于一類人”。他以為這是正常的,她以為這是下流的。非常簡單的劃分,就破碎了他的愛情夢想。越來越寂寞,越來越焦慮。日復一日的夜街,日復一日的霓虹閃爍。他在夜晚里開始對這個城市厭倦,他決定要做些什么。他買了槍,他努力練習槍法,并終于向總統開了槍。他要做一件事。也許這僅僅是一種態度的表白:我不滿。然而他失敗了。在維護社會次序的力量面前,刺客終于落荒而逃。繼而,他遇到了朱迪扮演的被逼為娼的女孩,他要救他,他再一次的舉起了槍。這次他成為了英雄。在這個制造墮落的城市里,一個小人物當了一回失敗者,又當了一回英雄。然后迎接他的,仍是無休無止的厭倦和墮落。現實中的刺殺總統,也許正映證了這一點。
來源:新快報 作者:由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