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日電 近來,有專家根據研究結果得出結論:當前自然災害的影響可能更多地決定于社會因素。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此間有專家指出,學術界曾有人說,21世紀將是一個多災的時期,這絕非危言聳聽,而是有著較深的社會原因。20世紀,世界溫度的變化只有0.6℃,降水變化在10%左右,但世界人口卻從16.5億增加到60億,而社會經濟的變化更大得多。由此看來,當前自然災害的影響可能更多地決定于五大社會因素。
其一是人口的增加。對于有限的地球資源與環境容量來說,難以滿足人口迅猛增增多的需求。供不應求的結果導致了人類與自然界關系失衡,這是近百年災害增加的人為因素。
其二是人類擴大耕地面積、擴大林區砍伐等毀滅當地的自然植被,破壞植被也就破壞了自然界的協調能力。特別是生態條件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和山區,失去了植被的保護,就會產生沙漠與水土流失等嚴重后果。
其三是近百年來,城市化的進程越來越快。據統計,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占總人口的2.5%,而1975年即上升到39%。許多國家城市人口已達總人口的2/3以上。因此,災害影響的人口與財產也就隨著上升。
其四是城市建設徹底破壞植被。不透水的建筑物與地面代替了土壤,破壞了自然界的水分循環與能量交換。每遇暴雨,城市匯水很快,容易出現城市洪災。城市沒有能力做到水分自給,只能從外地調進徑流以維持市區生產與生活。由于徑流只占降水量中很少的一部分,在干旱年份甚至河流斷流,無法得到徑流。因此,城市就成為水荒最敏感的地區。
另外,城市大多又是用能中心,是大氣污染與全球增溫的源地;若市政建設無法跟上城市化進程,如不注意建筑質量或生產劇毒產品,就會帶來新的災害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