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一則《關于在深圳開展商業車險定價機制改革試點的通知》出現在了保監局的官網上,而商業車險定價機制改革試點也隨之開始。作為試點城市的深圳擔負起了車險產品多樣化以及費率靈活計價的重任。業內人士預計,車險改革也將為更多的車主們帶來更多元化的車險產品,那些駕齡較高或出險記錄良好的車主將可能獲得低費率的車險產品。
車險產品將更趨多元化
據記者了解,在2007年全國車險費率改革后,三大財險公司中國人保、太保、平安分別推出的一款車險成為全國業內普遍采用的車險產品模本,并沿用至今。這三款“模本”大同小異,技術上沒有充分考慮風險費率,比如不同車型、不同安全駕駛狀況、不同用途車輛的風險費率區分并不細致。
盡管保費在費率統一后上漲了不少,但車險行業依然處于虧損狀態。雖然從2009年開始車險逐步扭虧,但高投入低利潤的現象依然存在。為此,業內人士認為,產品的單一和價格費率不明晰導致了財險公司車險保費雖然年年增加,但承保利潤卻不見增長的尷尬局面。于是,今年6月初,保監會下發的《關于在深圳開展商業車險定價機制改革試點的通知》里明確指出,各財產保險公司可使用現行的商業車險行業指導條款和費率,也可自主開發基于不同客戶群體、不同銷售渠道的商業車險深圳專用產品,報保監會審批后在深圳地區使用。商業車險深圳專用產品可擴大費率浮動范圍,完善相關費率浮動因子。
記者致電深圳相關保險公司咨詢后得知,目前深圳保監局仍在就試點內容制定相關的細則,深圳各保險公司則根據細則以及所掌握的客戶情況,開發不同風險費率的產品。這些“量身定做”的車險將在很大程度上考慮到客戶的實際車輛狀況:那些駕齡較高或出險記錄良好的車主將可能獲得低費率的車險產品,從而減少車主的用車成本。
給與車險盈利新模式
此前,車險行業將虧損的主要原因歸咎為中介手續費的增長,因此各地保險公司都紛紛簽訂自律公約來嚴防車險大打手續費“價格戰”,但這一做法卻直接導致專業車險中介深陷困境。于是,有人認為保監局此次在深圳試點的改革意味著中介公司將迎來“第二春”。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記者采訪發現,此次費率的改革試點,更針對車險產品項目的費率浮動。如此一來,對于保險中介來說,依然只能“隔岸觀花”。
“車險手續費費率改革的可能性不大,保險公司在價格上依然沒有優勢。而且,對于現在的保險代理機構而言,比拼價格不再是最主要的,代理機構最需要做的是如何提供更多的后續服務。”車盟創始人之一的林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改革如果能夠推廣到全國,或是國內主要城市,那么對于中小保險公司而言將是一個利好消息。
“對于保險公司而言是效益為先。自從統一車險平臺后,保費相比兩年前貴了不少,同時小保險公司在服務上無法和大保險公司相比。”人保財險車險負責人表示,這種改革將可能給財險公司在車險經營上推出一條新的盈利模式。根據保險公司掌握的客戶資源將客戶歸類,比如按車主出險率高低、按車輛的檔次、按車輛的類型、車主的駕齡等特點制定不同風險費率產品,將能夠更好地為保險公司爭取到更多的客戶,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賠付率。
參與互動(0) | 【編輯:陳鑫】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