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區的停車難,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昨天本報就報道了杭州濱江賀田尚城小區關于停車位引發的一場風波,今天我們向大伙說的這件匪夷所思的事,又和停車有關。
有讀者打來熱線,說白蕩海社區里有一業主在公共停車位上打樁立桿、圈地、上鎖,占為私有。更牛的是,在一旁的電線桿上還裝了一個監控探頭,防止有人對車子下黑手。
嘿!這事可稀奇啊。為了一探究竟,記者昨天來到了該小區。
打樁圈地,變出兩個私人停車位
在莫干山路633號的后門處,記者看到了那塊“私人停車位”。
3根紅色鋼管釘在水泥地上,鋼管間連接著兩條鏈子,還有兩把大鎖鎖著,所圍成的區域正好能停兩輛轎車。
綠色的鐵門上,用紅色油漆赫然寫著“莫干山路633號大門通道”,被圈的地面上寫著“大門通道”幾個大字。
緊閉的大門通道內是莫干山路633號5幢,大門外側通道旁便是河缸橋38幢和39幢。
一個居民剛好走過,說這個車位大概是一個星期前弄成的。“車主太霸道了,本身車位就緊張,憑什么他就一個人占兩個車位?”
說話間,一個老伯騎著電動車經過,聽說問這事,指了指一旁電線桿上的攝像頭說:“還裝了攝像頭,分明是心虛,怕別人搞他的車子。”
老伯說他當時曾看到工人打樁掛鏈,便上前詢問。工人說是為了防止有人停車,占用消防通道。老伯想想也對,就走開了。沒想到,當晚就有兩輛車子停了進來,一輛藍色飛度、一輛白色君威。
更夸張的是,其中一輛車子的雨刮器上還夾著一張紙條,赫然寫著:你敢劃車,監控對著你!
此后的每天都是如此。
這下,住在一旁的河缸橋38幢和39幢居民就有意見了,這不是成了你家的私家車位了嗎?
城管:不是我們的執法范圍
因為車位上沒停著車,一時間我們找不到車主。不過,既然有人亂停車,這事總得有人管。
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城管。西湖區行政執法局西溪執法中隊的戴副中隊長來到現場查看,遺憾的是,戴副隊長說,這個區域是所屬社區的地盤,并不是他們的管轄范圍。根據《杭州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城管執法隊只負責市政道路的監管,而這個“私家車位”顯然不歸他們管。如果社區需要他們一起介入協調,他們是愿意的。
社區:沒有執法權,會出面溝通
看來城管是管不著了,那再找找社區。
記者剛開口,白蕩海社區孫書記就表示已經知道此事,但他們也很無奈。
河缸橋38幢和39幢住著90來戶業主,是個老小區,沒有物業,和附近莫干山路633號的幾幢居民樓一起,都是劃歸白蕩海社區管理。
停車位的事情還要從2004年說起,當時社區召集河缸橋38幢、39幢以及莫干山路633號5幢的幾戶居民代表開會,討論停車位的事宜。當時小區車子不多,最后確定的是地面不劃具體車位,這條社區小路單向停車,后來也是這么做的,先到先停,社區也不收費。
車位少,車子多,停車問題一直存在,卻從來沒激化到這樣的程度。可是怎么解決問題,孫書記犯了愁:社區只有管理的責任,卻沒有執法的權力。
“我們只能出面和業主進行溝通,進一步做工作。但要我們硬性規定他們去掉這兩個停車位,我們也沒這個權力啊。”
最后,孫書記說了,今天會召集社區成員,連同城管和交警,一起討論解決方案。
其中一位車主:我們是為了解決停車難
記者決心守在車位旁,等車主下班。
傍晚6點,君威的車主回來了。車主姓袁,他給出了一個說法:“這本來就是屬于我們小區的地盤,與其讓別的小區的人來停,還不如我們自己停。”
車主袁先生住在莫干山路633號5幢2單元3樓,車位是他和6樓的鄰居一起商量著圈的,起因是為了解決停車難問題。
莫干山路633號5幢一共有3個單元,約36戶人家,有圍墻圍著,相對封閉獨立,之前有兩道門,前門和現在被關閉的后門。內部只有7個停車位,而居民有20多輛車。
于是,樓道長召集有車族開了一個關于停車的會議。最后大伙一致同意按照買車的先后順序決定前7名業主可以停車,每月收費50元。后來考慮到停車難的問題,又增加了兩輛車,現在是7個車位硬是擠進了9輛車。袁先生和6樓的陳先生之前一直把車子停在莫干山路上,不僅要收費,還隨時可能被刮擦。
袁先生和陳先生就一起想出“圈地”的辦法:自己劃車位。他們發現,小區后門外的一塊空地剛好可以停下兩輛車,而對于這塊空地,他們認定是屬于他們小區的。
至于攝像頭,前后共花了近2000多元。袁先生說就是為了防止有人破壞他的車子。可不是,車位剛劃出的次日凌晨,袁先生就在監控里看到了一個臉蒙毛巾的人靠近車位,用膠水把兩把鎖堵住了。
雖然袁先生口口聲聲強調“這本身就是我們小區的地盤”,但當記者問如果最終有關部門認定這塊區域是公共用地時,他倒也爽快:“我愿意馬上撤。”
結語:小區停車難已成為城市發展過程中無法回避的難題,雖然這些年市政府一直致力于解決,但仍然跟不上私家車激增的現實。對此,城管部門頭疼、社區頭疼、居民頭疼、車主更頭疼,今天我們報道的此事,只不過是停車難問題發展到典型、極致的案例。在現有條件下妥善解決這個問題,想必是各方都樂見的,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建議,可以撥打我們的熱線96068,留下你的真知灼見。(劉棟)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建宗】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