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于青萍之末。雖沒得到正式回應,但鈴木在中國曲線成立第二家合資公司的消息還是不脛而走。7月23日,有消息稱,鈴木正與大眾、上汽洽談合資事宜,三方或將在原有合資公司上海大眾的基礎上成立合資公司“上海大眾鈴木”。鈴木中國就此事對記者回應,三方曾有接觸,但項目談判并無進展。
鈴木中國南遷的意圖
雖然官方表態模糊,但在此之前,鈴木和大眾的種種行動卻表達出某種態勢。
今年3月,鈴木中國離開已使用15年的辦公場所,從北京搬遷至上海安亭,而這里是上海大眾在中國的“根據地”。而在2009年底,大眾汽車以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鈴木19.9%的股份,成為鈴木汽車大股東。鈴木中國董事長兼總經理樽本浩司也曾公開表示,鈴木汽車確實有計劃在中國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
另據鈴木在中國的長期合作伙伴——長安汽車集團內一名不具名高層向媒體透露,鈴木確實正在與大眾、上汽接洽,預計不久就要宣布,在原有合資公司上海大眾基礎上,成立“上海大眾鈴木”三方合資公司。
一切都在準備之中。
三方持股比例尚是謎
但該人士表示尚不知情具體的股比形式、首款合作車型,他猜測上海大眾鈴木將是一家類似長安福特馬自達的三方合資公司。
據了解,福特汽車公司在1979年收購馬自達股份,隨后將持股比例提高至33.4%。2006年3月,馬自達參資長安福特,股權重組后的長安福特正式更名為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三方持股比例為:長安50%,福特35%,馬自達15%。目前,大眾汽車持有鈴木19.9%的股份,如果未來的上海大眾鈴木成立,新合資公司三方持股比例如何,目前仍是個謎。
而來自鈴木中國的內部消息稱,鈴木打算將目前在中國市場進口銷售的SUV車型超級維特拉放到新合資公司生產。
鈴木解惑中國市場
對于鈴木欲借助大眾在中國再成立合資公司之舉,不少業內人士的第一直覺是鈴木欲采取曲線政策提高中國市場銷量。
2009年,鈴木在印度售出76萬輛汽車,再度問鼎印度第一汽車公司寶座。但在市場規模是印度4倍的中國,鈴木去年總共賣車25萬輛,其中長安鈴木一家銷量達15萬輛,昌河鈴木和進口鈴木各銷售僅5萬輛。自1995年進入中國,鈴木耕耘中國汽車市場15年,收獲不過如此。
小型車專家在中國無法取得業績突破成為鈴木的中國之惑。在鈴木看來,也許是到改變的時候了。去年底,長安汽車收購新中航汽車業務,昌河鈴木納入其中,鈴木汽車看到了機會。據中國汽車產業政策規定,一家外資汽車公司至多在中國只能有兩家合資公司。在鈴木看來,昌河鈴木與長安已經是一家,鈴木汽車可以再覓新伙伴。
而借助大眾的力量,將是最優選擇,因為鈴木在節能小型車開發方面具有優勢,大眾在中國擁有渠道優勢和號召力。在中國普遍提倡汽車節能的眼下,鈴木渴望從中多分一杯羹。不過,長安汽車集團相關領導曾公開表態,長安鈴木和昌河鈴木沒有合并計劃。如此,對于急切尋找合資對象的鈴木汽車將成為一種束縛,如此采取曲線政策,通過參股上海大眾,或可實現再合資目的。
大眾汽車公司早在去年12月9日宣布,大眾已經同意與鈴木建立“全面合作”。大眾將以2225億日元(約合25億美元)收購鈴木汽車公司19.9%的股份。而鈴木則將把從大眾獲得的多達一半的資金用于收購大眾的股份。
對于大眾,通過與鈴木的結盟,不僅能借助鈴木在微型車領域的優勢和經驗,用于開發生產廉價小型車,還能借助鈴木順利進入印度和東南亞市場。與鈴木的結盟,將使大眾在原本競爭力薄弱的微型車市場實力大增。
對于鈴木,聯盟所帶來的益處同樣不少。大眾在歐洲、中國、南美等等市場上擁有較大的優勢,而這些市場將為鈴木的新“藍海”。鈴木還將與大眾共享大量的核心技術,得到強有力的支撐。(任愛民)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建宗】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