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之后,“重慶造”汽車將再添新品牌。昨日,北汽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飛赴重慶,與重慶銀翔集團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投15億元(一期)在合川打造一個30萬輛的微車基地——北汽銀翔微車工廠(暫定名)。市長黃奇帆出席簽約儀式,并評價此次北汽與銀翔的合作是一舉三得。
這次北汽與銀翔的合作,標志著繼力帆、渝安、隆鑫、鑫源等摩企造汽車之后,重慶又一摩托車大佬挺進汽車領域,摩企轉型升級輪廓日趨明顯。
一期年底開建 產能30萬輛
與兩年前華晨汽車布局西南、牽手重慶鑫源摩托造微車如出一轍,北汽集團布局西南計劃也選擇重慶民營摩企聯手。北汽集團目前在中國汽車產業中綜合排名第五,僅次于上汽、一汽、東風、長安,預計今年產銷量為150萬輛,產值1500億元。
昨日下午5:30,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出現在重慶金源大飯店,出席北汽集團與重慶銀翔集團合資簽約儀式。這是他一年前啟動“西南戰略”之后,第一次來到重慶。
北汽集團董事郭新民透露,合資公司注冊資本金為1億元,但持股比例還未最終劃定。“這幾天將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一共有4個股東,雙方旗下的子公司也會參與進來。”郭表示,北汽銀翔微車工廠最遲將于今年底開工建設,一期產能預計為30萬輛,2012年投產,此后還有二期項目,最終將達到60萬輛的產能。
首款車預計定價4萬多元
重慶銀翔摩托產銷在全國業內綜合排名前十名,2010年一季度摩托車出口在全國排名第一,尤其是在東南亞市場表現過人,在緬甸、老撾和印尼、菲律賓等國家設有生產工廠,年產能都在20萬臺以上,菲律賓工廠年產能10萬臺,銀翔摩托在緬甸國內的市場份額高達60%,在老撾達到40%,在越南銀翔摩托車發動機市場份額達40%。
郭新民表示,合資公司工廠不但是北汽的西南生產基地,還將借助銀翔在東南亞、非洲等海外市場的影響力,成為一個出口基地。在微車領域,相對于上汽、一汽、東風、長安等“中國四大車企”,北汽是后來者,在布局重慶之前,它已在湖南株洲投資了微車工廠,預計將于第三季度投產。
早在2009年,銀翔就在合川土場鎮啟動建設了“銀翔新城”工業園,此次與北汽合作的新廠選址,就位于“銀翔新城”中。記者了解到,雙方合資公司2012年投產,首款車型定位中高端,預計定價4萬多元,目標直指五菱榮光、長安之星Ⅱ代。
黃奇帆邀北汽在渝建出口基地
在昨日的簽約儀式上,市長黃奇帆評價:“我認為此次北汽與銀翔的合作,是一舉三得。”
如何“一舉三得”?黃奇帆解釋道,首先這次合作體現了北汽雄心勃勃的開拓眼光,將對北汽全國布局產生重大影響;其次,這代表了北汽抓住了西部大開發新十年的機遇,代表了東部支持西部,北京支持重慶;第三,這是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合作的一個樣本,符合民企“新36條”的精神,對于提升銀翔集團由摩托車向汽車產業升級轉型是個絕好的機會,新工廠的幾十萬輛產能也將為重慶配套產業帶來更多商機。黃奇帆介紹,重慶去年全年汽車產量為160萬輛,今年將達到220萬輛,到2012年將會達到300萬輛,2015年超過400萬輛。
“現在的重慶物流已經脫胎換骨,足以改變中國物流格局了。”黃奇帆還介紹了重慶的物流優勢,并邀請北汽將中西部運營總部建立在重慶,將重慶工廠打造成北汽最大的出口基地。
北汽掌門徐和誼對重慶發展充滿期待
作為北汽集團的掌門人,徐和誼昨日在北汽與銀翔簽約儀式上表示,重慶的改革創新時刻吸引著全世界的關注,特別是重慶國企“八大投資集團”新融資模式,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融資方面,為全國其他省市提供不少經驗。
徐和誼說,中央前不久批準重慶成立兩江新區,意圖就是要讓重慶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重慶的發展也由此駛入了快車道和黃金區。他對重慶的發展充滿了期待。
延伸 銀翔造微車勝算幾何?
微車是汽車領域中“最低端”的車型,長安和五菱一直處于絕對優勢,幾乎占據全行業80%的市場份額,目前國內已超過10家汽車廠商進入該細分市場,總產能突破400萬輛,銀翔與北汽合作現在才進入微車領域,首款車型定位為中高端,直接與目前市場上最暢銷的五菱榮光、長安之星Ⅱ代短兵相接,未來勝算幾何,還將拭目以待。
背景 摩企轉型多走汽車之路
作為中國摩托車之都,重慶“摩幫”發展至今,由于摩托車利潤越來越薄,升級轉型已是其集體思考的話題。
“今天是我終身難忘的日子,我找到了銀翔中長期的發展方向。”昨日,一向低調的銀翔集團董事長龍富勇對記者表示,看著重慶的同行先后都開始造汽車(如渝安集團與東風合資生產微車、力帆自主發展造汽車,鑫源摩托與華晨汽車合資在綿陽生產微車),他心里很著急,此次銀翔借助北汽合作進入汽車領域,將是銀翔集團的一個轉折點。
龍富勇認為,中國的摩托車產業已經過了黃金發展期,產品低端、盈利能力差是摩企不可回避的問題,此前他一直在思考銀翔該如何轉型,剛好遇到北汽想在西南建廠,雙方一拍即合。
揭秘 北汽曾與力帆接觸
北汽集團董事郭新民透露,北汽曾先后與重慶的力帆、銀翔等多家摩托車企業接觸,幾乎沒考慮其他行業的企業。“大約在半年前,我們與銀翔摩托方的項目團隊開始頻繁接觸,要么我們來重慶,要么他們去北京,反復接觸之后,我們對銀翔在制造業的基礎實力和海外市場運作能力非常滿意,并在今年6月份最終敲定下來。”郭新民說。本組稿件由記者 楊雪峰 實習生 趙英斌 采寫
參與互動(0) | 【編輯:陳鑫】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