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邊——上周五的晚高峰,北京市區擁堵路段峰值超過140條,刷新了采用限行措施以來的最高紀錄;被調成工作日的周日,則是北京在機動車保有量達到451萬輛后首個不限行的早高峰,其擁堵可想而知……每天進行時的堵車,堵塞了我們的生活,帶來城市居民的集體性焦躁。
而這一邊,卻正是風景獨好——來自相關部門的最新統計顯示,8月份,國內汽車銷售121.55萬輛,環比增長 15.09%,同比增長55.72%,國內汽車業正在強勁反彈,提前進入銷售旺季。今年1至8月份,國內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091.45萬輛和945.69萬輛,同比累計分別增長35.45%和31.53%,整體發展形勢良好,可以預期全年產銷量將達到1700萬輛。
在交管部門給出的造成上周五晚暴堵的6大原因中,包括節日交通車流量大、周五晚高峰、小雨導致路面濕滑加劇擁堵、剮蹭事故增加、車牌尾號為4和9的限行車輛相對較少、機動車保有量攀升使市區道路處于超飽和狀態。其實還有一點頗為重要,而且可能在調整之后便會立竿見影的:改變你的用車習慣。
說到用車習慣和用車心態,其實是屬于汽車文化的范疇。美國人不一定非要開車上下班,不一定非要接送了工作在西四環的一家老小后再返回東三環,參加活動可能會拼車或者搭車,只有在假期需要長途旅行時,才會首選汽車。
但對于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只不過10年的中國人來說,汽車的含義就太豐富了。多多少少對于汽車所懷有的那份“崇敬”,以及坐在車里的一點優越感,便賦予有車一族的“高人一等”的心態。在這樣的心態驅使下,何談汽車文化之有呢?殊不見,因為一丁點小事就隔車對罵甚至大打出手的車主大有人在,而車內整潔如新卻將垃圾一股腦扔到車窗外的車主也屢見不鮮;更緊要的是,開上了車就養成了出行必須自駕的習慣,卻不知道此習慣背后需要的巨量能源消耗、海量道路建設、復雜城市管理等等資源作為支撐,支撐資源的建設很難追趕上無節制的自駕出行。
經歷了堵車堵城的慘痛教訓,有節制地用車已經成為很多汽車普及國家公眾的習慣。中國人進入汽車社會的時間還短,良好的用車習慣誰來培養?業內有關專家曾經表示,其實這件事由汽車企業和經銷商來做是最合適的,因為他們都是汽車文化最直接的傳播者。但是車企都在忙著開發新車型、忙著增加新配置、忙著要擠上本月的銷售排行,經銷商則忙著拼價格、忙著搞促銷,沒有人顧得上推廣和傳播什么汽車文化。如果一直如此,那結果就只能像另一位專家所說的——堵車甚至堵城才能教育開車人,當開車成為煩惱,邊際效益直線下降,開車還是不開車,自然不是問題。(陳筱紅)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建宗】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