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政策托起的市場,固然能夠很快產生井噴式的增長,可一旦政策撤銷或作用力變小,熱度必然難以持續
今年前8個月,國內汽車銷售近120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39%。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今年中國汽車銷售將達到1700萬輛,中國新車銷量直指美國歷史最高水平。
中國車市如此高歌猛進,自然讓國內汽車業歡欣鼓舞,眾多車企都密集傳出要擴大產能的消息。然而,中國汽車市場的蛋糕究竟還能做到多大,這種不同尋常的增速究竟是喜是憂,當中國車市即將打破1700萬輛這個世界紀錄的時候,卻需要冷靜思索。
汽車是受宏觀經濟影響最大的產業之一。此次中國車市令人咋舌地走出一根大陽線,中國一躍成為世界頭號汽車產銷國,其背景還要追溯到兩年前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國家出臺的龐大“救市”計劃。中國經濟及時地選擇了從過度依賴凈出口轉為更多地依靠國內需求,中央及時地啟動了擴大內需的諸多政策。由此,中國經濟也才能在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和2009年仍然能夠保持快速增長。
拉動內需,房地產與汽車是兩大重要支柱產業。但是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了巨大推動作用的房地產業,出于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不斷受到打壓,因此,作為擴大內需的另一重要產業——汽車自然成為政策力保的對象。
從去年的購置稅減半、以舊換新、汽車下鄉,到今年的關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節能車補貼直接補貼給消費者,以及新近公安部會同工信部聯合發布的轎車登記上牌免安檢的規定(相關費用相應取消)等,這些政策都極大地刺激了汽車消費。可以說,如果沒有中國經濟在世界金融危機中的一枝獨秀,中國車市也不可能如此風光。中國汽車市場近兩年來的高速增長,根本原因在于國家利好政策的刺激。
這種依靠政策托起的市場,固然能夠很快產生井噴式的增長,可一旦政策撤銷或作用力變小,熱度必然難以持續。
但車市的火爆仍讓國內眾多汽車企業熱情高漲,一個個高速擴張的決策制定,全國建廠跑馬圈地的部署實施,盡管早有專家指出中國車市是“虛胖”,存在“虛火”上升,但從車企到偏愛汽車的地方政府仍在競相上馬新的汽車項目,建立新的汽車基地。業界仍在用“過于樂觀”的預測掩蓋產能過剩的風險,國內車市的瘋狂“增長”則掩蓋了各地競相克隆的汽車產業發展模式存在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國新車銷量將改寫美國紀錄的報道由新華社發出,文章探討了面對狂熱的車市要不要進行宏觀調控的問題。與此同時,在新近出臺的《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中,作為消費行業的汽車不僅與鋼鐵、水泥、機械制造、電解鋁、稀土等行業并列,而且更被列為首位。這同樣是一個重大的信號。有專家稱,與車企們的樂觀不同,此次汽車行業列為調整的首位,這是國家對汽車行業近兩年的超速發展開出的罰單。
如今,世界經濟正在復蘇,中國的刺激政策也必定會在這種復蘇中減弱或退出,政府也必然會思考刺激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如何轉向。雖然目前還難以確定政府將采取“急剎”還是“點剎”,但可以肯定的是,國家對汽車產業的引導,必將與資源、交通、環境等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相適應。而目前環境與車市增長的矛盾已越來越嚴重,京藏公路堵車已經成為世界性話題。在嚴控產能、兼并重組等政策環境下,中國的車市還能樂觀多久,車企們的擴張夢還能做多久?(張帆)
參與互動(0) | 【編輯:趙婕】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