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分屬不同的銷售公司,他賣他的,我賣我的,不需要什么協調。”7月15日,奇瑞A109款在長春車展上市,4款車型的售價為4.58萬~5.68萬元。這個價格,與奇瑞高端品牌瑞麒M1的價格區間(4.28萬~5.98萬元)基本重疊,對于記者“兩款車型是否會存在同室操戈”的問題,奇瑞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馬德驥如是說。
今年年初,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高調宣布,2009年是奇瑞汽車發展進入全面國際化的第二年,也是奇瑞正式實施多品牌線并舉的開始。今后奇瑞將分別實施乘用車品牌奇瑞、高端乘用車品牌瑞麒、商用車品牌威麟和微車品牌開瑞的細分市場營銷,四大品牌戰略正式確立。四個品牌分別由馬德驥、楊波、楊本宏掛帥,其中,馬德驥主抓乘用車奇瑞的營銷,楊波任安徽麒麟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側重瑞麒和威麟的營銷,楊本宏作為微車公司常務副總直接負責開瑞的營銷。
按照尹同躍的設想,四大品牌分屬三大銷售公司運作,并行不悖。然而,三大銷售公司各自為政,都希望獲得更多支撐。但奇瑞資源有限,難以滿足各家需要,矛盾逐漸顯現。在產品躍進式發展的背后,奇瑞的網絡也在迅速擴張。在布局四大品牌的同時,奇瑞還重組了三大網絡渠道,向高端市場和低端市場發起進攻。如此龐大和錯綜復雜的組織架構和營銷體系背后,有著更加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和決策層內耗。
有意思的是,早在年初發布“四大品牌”的時候,尹同躍曾開玩笑地說,他挑起了四個品牌之間的“內斗”,希望通過“內斗”,使奇瑞今年的總產銷量能凈增10萬輛。如今看來,這個玩笑一語成讖。在麒麟銷售網絡組建的過程中,就不斷傳出馬德驥與楊波不合的消息。與馬德驥不同,“新人”楊波去年8月才從華晨轉會到奇瑞,成為“尹同躍麾下最重用猛將”。當時甚至有不少媒體猜測,馬德驥只是過渡性人物,奇瑞銷售公司總經理的職務最終會由楊波擔綱。種種傳言,讓“元老”馬德驥很受傷。
據悉,由于馬德驥不愿將手上較好的經銷商網絡給楊波,使得麒麟銷售網絡的組建一波三折,至今仍進展緩慢。雖然楊波對于麒麟公司的未來躊躇滿志:瑞麒品牌今年會推出6款車,威麟將推出4款車。“今年高端車的目標保5爭6(萬輛)。”但半年多過去了,除了“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瑞麒M1和威麟V5,麒麟仍然沒有給人們帶來任何驚喜。
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市場出現意外井噴,多數汽車公司“中報”喜人,但奇瑞不在其列。1~6月,奇瑞共銷售汽車21.1萬輛,同比僅增長5%。相比之下,其他自主品牌企業可謂“一飛沖天”。受1.6L以下排量車型購置稅減半等政策利好的影響,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轎車的市場表現非常出色,共銷售95.53萬輛,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9.45%,比上年同期提升4.21個百分點,市場占有率連續6個月穩居第一。其中,比亞迪僅憑F0、F3和F6三款車型,上半年的銷量高達17.68萬輛,同比增長176%;吉利汽車銷售14.5萬輛,同比增長近20%。曾經高舉民族品牌大旗的奇瑞汽車,在這場加速賽跑中,顯然有些落伍了。更重要的是,在奇瑞21.1萬輛的總銷量中,QQ系列車型貢獻度最大,幾乎占了四成的份額;而東方之子、新旗云等車型的表現則都不盡如人意,特別是今年力推的兩款車型奇瑞A1和瑞麒M1,銷量更是在千輛以內徘徊。
走量車型不賺錢,賺錢車型不走量,成為制約奇瑞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源所在。因此,如何做好新產品的營銷工作,是奇瑞目前面臨的一大課題。然而,根據奇瑞年初公布的產品規劃,今年奇瑞將推出16款車型,包括6款高端轎車、4款商務車和數款微車產品等。業內人士質疑,密集推新車,一方面產品品質無法保證,另一方面也將面臨營銷跟不上的問題。“雖然在短期內對銷量的促進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對于企業長期的發展并不利。”
對于急欲做大做強的自主品牌來說,向高端發力、突破天花板是必經之路,但是,如何突破卻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即便是目前已經非常成熟的高檔車品牌,在推新車時也慎之又慎,要知道,一款車型的成敗,很有可能就決定一個品牌的成敗。
“2009年是奇瑞的‘布局年’,盡管受到有關奇瑞公司發展模式和產品力的質疑,但奇瑞公司的發展策略和決心不會改變。”面對各種質疑,奇瑞公司副總經理、新聞發言人金弋波表示,奇瑞要打造成國際化的大品牌,爭取在2011年、最遲在2012年,實現銷量過百萬輛,就必須有足夠豐富的產品線的保證,這也是為什么奇瑞一年內一口氣推出16款新車的原因,“今后每年還將推出3到4款新車”。
另一方面,隨著近期菲亞特與廣汽簽約,奇瑞與菲亞特的合作被迫“暫時終止”,盡管金弋波表示“雙方還在談”,但與菲亞特合作的可能性已經幾乎不存在了。這是奇瑞汽車失去奇瑞量子控股權之后,在對外合作上遭遇的又一打擊。此前,奇瑞和克萊斯勒的合作談判已經流產。對外“聯姻”的屢戰屢敗,也使奇瑞的國際化進程再一次受阻。
新車密集列陣,但鮮有走量車型;組織架構冗長布局,但難以和諧共存;國際化戰略立意高遠,但實力不足裹足不前。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切都源于奇瑞胃口太大了,急切想扛起民族汽車品牌的大旗,但前進的步伐太匆忙,反而欲速則不達。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