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許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但是吉利員工都知道,沒有張芃,也許就沒有今天所謂的“吉利如愿收購沃爾沃”。兩個“也許”,將張芃的重要性表露無遺,這是一個深潛水底的“大師爺”。
資料顯示,張芃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機械系,取得工學學士學位,并于中國人民大學深造取得經濟學碩士及經濟學博士學位。后來,張芃曾在香港南華集團、西班牙新世紀公司等擔任要職。在此之后,張芃加入殼牌集團,歷任殼牌中國業務發展經理、四川殼牌燃油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自此進入石油行業。加入吉利前,張芃是世 界500強前三甲之一英國BP集團的財務與內控高級顧問,專門負責亞太區財務內控業務及關鍵項目實施。在英國期間,他是BP集團北海油氣田戰略規劃部高級 分析師,直接負責油氣田資產總體規劃及盈虧平衡分析,還曾任BP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財務計劃經理。
進入2007年,張芃的發展路徑風云突變。2007年2月,在李書福力邀下,張芃回國投奔吉利集團,任吉利副總裁,負責內控及國際業務發展。從跨國公司到民企,張芃內心的掙扎可以想象。
事實上,對倫敦黑色出租車制造商英國錳銅的收編,正是張芃加盟吉利后的第一個“作品”。在低價收購錳銅21%股權后,李書福帶領的吉利汽車也打出了國際名聲。日前,錳銅甚至希望吉利進一步增持,繼續輸血錳銅,這同樣可看成國際業界對吉利的認可。
對于中國汽車的國際化前景,張芃擁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缺少知名品牌是中國汽車國際化的最大障礙。于是,他向李書福建言,收購知名品牌。在觀察了解一段時間 后,張芃和吉利最終把目標定在沃爾沃上——在穆拉利上臺后,這個品牌很難擺脫被剝離的命運,吉利擁有極強的低價接手可能。
種種跡象表明,張芃是中方談判團隊的領軍人物。在與福特團隊談判時,張芃以其國際經驗與對方周旋,將價格壓在區間的下限,也就是18億美元,其中16億元是現金。同時,吉利也通過談判,積極與福特厘清各自在知識產權上的歸屬,以免給未來發展留下后患。事實上,國際上知識產權的誤用導致巨大惡果的反面例子層出不窮。在這方面,中方談判團隊的經驗和智慧值得稱道。(楊開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