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就一直被兩家公司遮遮掩掩的長安汽車集團與標致雪鐵龍集團(以下簡稱“PSA”)合資一事終于明朗。歷經多輪談判磨合,昨日長安汽車與PSA聯合發布公告,雙方就在中國成立汽車合資企業已簽署意向書,雙方各持有50%的股權,合資企業將生產環保的輕型商用車和乘用車。
盡管長安汽車集團與PSA接觸不到半年的時間即達成了合作框架協議,但在業內看來,雙方飽受在中國狹義乘用車市場的失意經歷,能否通過此次合資彌補其短板,前景仍讓人擔憂。
合資內容尚未明確
合資意向的達成并不意味著雙方就此擁有美好的前景,此前,長安汽車集團與PSA都對合資一事態度審慎,并不愿意談及此次合作的內容。即便此次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仍表示,包括合資公司生產基地、合資內容以及采用的品牌上仍有待雙方進一步展開討論。
據接近此次合作項目的消息人士透露,與以往合資公司的合作方式不同,PSA長安簽約合資后,并不是從PSA拿來多少車型與技術,而是利用長安的技術平臺,生產能盡快上量的小型車。雙方還可能打造一個全新品牌,旗下所產車型將使用全新品牌車標。
在此之前,PSA在中國尋找第二合作伙伴的過程歷經多次波折。2007年6月,PSA與哈飛簽署合作協議,隨后新中航汽車整合哈飛,PSA繼續與新中航洽談合作事宜,但一直未有結果。去年,在主管政府部門的促成下,新中航將旗下汽車業務與長安汽車聯手組建新長安汽車,PSA的談判對象也因此變為長安汽車集團。
長安能否爭奪話語權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長安汽車旗下已經有福特、馬自達、沃爾沃和鈴木等合資伙伴。但是,在這些合資品牌中,除了長安福特2009年銷量超過23萬輛外,其他如馬自達、沃爾沃和鈴木品牌在市場中均屬于小眾品牌。與一汽、東風和上汽等“四大”中的其他企業相比,長安在合資企業上確實要遜色一點。而長安集團卻與PSA在此次合作談判上擁有更大話語權。
事實上,對于與PSA的合作,長安汽車集團從一開始就表現得較為謹慎。長安一位內部人士曾告訴記者,與PSA談判,雙方應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任何細節的透露都會將長安陷入不利的局面。
不過,對于長安而言,在車型、技術和品牌并不占優勢的情況下,能否按照既定的思路支撐未來合資公司的話語權,仍面臨考驗。
中國汽車企業一直缺乏在合資公司中占據主導的先例。此前,奇瑞汽車與量子公司合資、福田與戴姆勒簽署的商用車合作框架協議中都涉及了合資公司中建立自有品牌開發中方產品,共同開發海外市場的內容,但最后在產品開發上,中方的產品卻一直沒能占據主導。這也意味著自主品牌運營和研發能力的提升并未得到外方認可。
與此同時,記者獲悉,此次合作意向書中沒有提到雙方會成立一個研發中心的細節,這也意味著在合資公司前期產品規劃中,將會使用雙方現有的產品進行生產。而長安也將面臨從合資公司中獲取技術還是自主產品貼牌方式的兩難選擇。
PSA能否擺脫神龍陰影
盡管PSA官方也一再表示,與長安的合資項目,并不會與現有的東風集團產生直接的競爭,同時還會與東風集團一道尋找原因和解決方案,但對于在中國并不擅長合資的PSA而言,締結長安之后,如何處理與東風的關系以及加強合資業務,仍是一道難題。
實際上,PSA與東風集團合資18年來,在中國的業務發展并不盡如人意。據PSA年報顯示,該集團2009年全球銷量318.8萬輛,出現11.61億歐元的凈虧損,是上年的3倍多。在中國市場,2009年PSA與東風集團的合資公司神龍汽車共銷售27萬輛,增長52%。盡管增速是前所未有的,但與其他一線合資企業尚有不小差距。因此PSA急于在中國尋找新的合作伙伴,提升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此次,PSA在中國建第二家合資公司,也是希望向中國市場發出一個強烈信號,體現在中國做大做強的決心。但業內人士認為,PSA在落戶中國以來,一直未能掌握中國市場脈搏,在與東風集團合資期間,因法國人對中國市場缺乏了解,在產品引進以及市場投放時機上總是比其他合資企業慢半拍,導致該品牌始終未能在中國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大家都很清楚PSA與東風集團在合資過程中還存在著陰影,如果不能搞好兩家合資的平衡,同時適時改變在中國市場慢熱的作風,那未來與長安的新合資公司就將是下一個東風神龍。”一位業內人士稱。由此可見,PSA牽手長安,到底是福還是禍,還很難下定論。(商報記者 藍朝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