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上海投資120億元人民幣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深圳力爭2015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保有量10%……有關新能源的新聞強勢占領著各大媒體的版面,新能源無疑已成了今年車市最熱的話題。
而在這場專家看好、車企參與、地方政府支持、老百姓期待的新能源汽車革命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陳清泰,在《2009中國汽車產業藍皮書》發布會上清楚地指出,如果沒有國家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車只能是一場鬧劇。
●新能源汽車最需要政策支持
由于傳統技術方面中國車企與國際汽車巨人的差距太大,能否在新能源這個新興領域將差距盡可能縮小就成了中國汽車界共同的課題。陳清泰指出,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特別是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機遇稍縱即逝,因為在未來二三十年內,新能源汽車的格局就會基本奠定,如果中國車企不能及時抓住這個機會,國際汽車巨頭就會利用雄厚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再次將中國車企遠遠拋下。
雖然,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上已有了相當的突破,但陳清泰認為,發展新能源汽車必須從國家范圍來考慮,國家要從戰略的角度制定政策,對整個產業加以引導,否則光靠企業自身,即便積極性再高,也很難真正發展起來。因為新能源汽車生產要有新投資,對于消費者來說,首先是價格貴。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沒有國家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車只能是一場鬧劇,只能在轟轟烈烈之后自生自滅。
●要大幅調高燃油稅
那么政府應該出臺什么樣的政策來扶植新能源汽車呢?陳清泰認為,首先,要加大燃油稅的征收幅度,對傳統能源效率標準通過國家有關規定大幅度提高,只有大幅度地提高燃油經濟性指標,才能讓消費者轉向混合動力,轉向插電式混合動力,或者是油電混合動力車。對于插電式汽車的基礎設施,政府應該幫助建立、生產。
其次,在初期對新能源車的研發要提供政府資助,比如對動力電池、重要的控制系統、電機等。再有,初期的示范性工程,初期的購車補貼,政府也應該支持。因為購車者會算一個賬——買新能源車跑多少公里后與傳統動力汽車的購置及使用成本打平,如果打平以后可以為購車者帶來更多的好處,那就會對消費者產生吸引力,從而實現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
●國外推廣方式可借鑒難照搬
電動車發展在國外有許多推進方式,包括政府購買,給老百姓租用等,陳清泰認為,這些做法可以借鑒,但很難完全照搬。即便是在國內各個不同的城市也有各自的促進辦法。像深圳,同時具備電動車和電池的生產、研發資源,又要建創新型城市,有可能在這方面先行一步,比如電動車的充電方式如何選擇,是用停下來插電,還是換電池?供電系統如何參與?像這些東西都可以根據當地的情況進行探索。從國家的角度可以總結他們成功的經驗,將來形成更加適合國內的統一做法。
但是一些基礎性的方面,國外的做法更有意義。比如研發的政府資助,基礎設施的建設,燃油等,這些共性對中國來說應該借鑒過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