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奧運一周年,業內很多人都在關注汽車奧運營銷效果,我則想談談對后奧運汽車產業結構轉型之感受。受“奧運概念”過度透支影響,奧運結束后往往需要進行階段消化調整。去年此時,業內對汽車行業短期內發展做過預言判斷,其中很多正在被逐一應證。
去年曾預言,在后奧運期節能環保型車將更加盛行,取得更快發展。隨著人民收入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對生活品質會有更高要求。環境質量是這一要求中的典型方面。反映到汽車產業上,則是公眾需要有更節能的車。這種需求,將會環環相扣地產生連帶影響。如去年9月1日實施的汽車消費稅;如小排量鼓勵政策……去年8月21日,北京市環保局還表示,將在奧運會后加強機動車尾氣排放管理,深入研究機動車排污費征收政策。
2009年1月,國家針對1.6L及以下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出臺。雖然此政策出臺的原因很多,但它符合了“節能環保”的大方向,因此出臺和推行才能如此迅速和徹底。
此外,奧運后燃油稅實施也成為事實。經濟發展中,對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將致使能源價格走高,國家能源政策必須要調整。燃油稅是成品油價格和國際接軌,取代了固定支出的養路費,體現“多花多交,少花少交”的聯動性,順應并鼓勵小排量車的使用需求。
從車企角度來說,則進一步催生了車企對先進技術的引進運用。目前國內規模強大的汽車企業,在新技術、核心技術方面還存在軟肋,絕大多數都還僅限于在除了發動機、變速箱等之外的非核心技術層面合作。而國家目前大力提倡的自主研發又還未取得質的成果。在此“青黃不接”階段,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中國車企有可能再度依賴國外全新技術,如通用、豐田、福特等在新能源上取得的新技術。在今年的上海車展,新能源又一次成為了焦點。并且,這一次帶來的是貨真價實的新技術和新車型,體現得更為實在。
奧運一年來,中國經濟堅韌地挺過了金融危機,正在想方設法地行進在進一步的復蘇過程中。雖然目前股票市場表現得撲朔迷離,經濟形勢也未必樂觀。但長遠來看,暫時的曲折會過去。韓國和日本經歷奧運后,他們現在擁有著豐田、本田、鈴木、現代、起亞等全球性汽車企業,所以中國汽車也應更樂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